但不论如何,他始终觉得熊逢的这种改革性的改变乃是必然的,因为许多中原的大国也早已经出现了这样将职权详细划分的制度。
徐中先未曾离开过夔国,但是却通过书籍了解过一些诸国的事情。
而随着他在罗国居住的时日越发长久,他对于罗国与熊逢的了解也就越来越多。
他看了立在国君府外面的‘鸣冤鼓’,看了立在先祖庙外面的‘千秋碑’。耳听了熊逢那不完善的‘大同国策’,‘耕种有其田,居住有其屋’的言论数次在他的耳边响起。
文人善于想象,他甚至在脑海之中幻想起了当日熊逢立在人群之中慷慨激昂的模样。
只是在他脑海之中的熊逢,身形已经变得无限的伟岸了起来。
罗国君归国,徐中先也没有了犹豫,他想要直接投奔罗国君,但是又觉得这样子直接前往国君府的门外求见颇为不妥。
毕竟他还只是一个白身而已,就算是有些许才华,也不能够作为直接觐见一国君主的筹码。
虽然罗国君不一定会回绝他的觐见,也有极大的可能会任用于他。
但是不论如何,这样做都是一件极为唐突的事情。他既然已经决定效力于罗国君,那自然要懂得维护一个主君的权威,同时也想要让自己留给熊逢的第一影响不会太寒酸。
通过打听他得知了聚义厅的存在,这是一个为罗国君招贤募能的地方,虽然前往这里的大多都是武夫,但又未曾明文规定不能够举荐文才。
所以徐中先决定前往聚义厅寻找这里负责人熊英,然后通过他的举荐,在正式的场合觐见熊逢。
这样的君臣初会,想必方才不会辱没了他这位未来的国之重臣。
徐中先乃是一个谦逊的人,但却不代表着他会过份的自卑。拥有才华的人,向来不会真正的看轻自己。
“夔人徐中先求见聚义厅厅长熊英大人。”
往日这样在厅外呼喊的人很多,大多数的时候,熊英都会亲自出去接见一番,但今日熊逢在厅中做客,而熊英作为主人自然是要亲自作陪的。
故而在他开口之际,那熊英却是有些为难了起来。
此时若是起身,无疑是对熊逢极为不敬的,毕竟他正在招待熊逢,结果却跑去干了其他的事情。但若是不起身,又未免显得有些‘渎职’了。
毕竟接待这些前来投奔罗国的义士,乃是他熊英的本职工作!
熊逢自然能够看出他的为难,于是当即笑道:“会在这个时候自称为夔人,并且前来投奔罗国的义士,寡人也是好奇得紧,不如你去将人迎来,让寡人看看他的才能如何。”
熊逢的话音落下之后,却是径直起身主动回避到了屏风后面落座。
一众院中义士纷纷上前,亲自替他将香案重新摆放在他的面前,那熊英方才向着熊逢告了一声罪,而后这才起身去迎那徐中先。
“阁下便是徐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