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监军了。”
……
“对于李靖的提议,你们觉得如何?”魏征的信很快就出现在李世民的御案上,他迅速召集群臣商议。
“陛下,卫国公的提议臣是赞同的。”房玄龄当先站出来道:“毕竟薛仁贵本身就是沙场老手,更是少年军的主帅,深知少年军的战力,既然他有这个把握以四万之众灭掉侯君集,这么大的事情,想来他应该是不敢说谎的。”
“那可未必。”尉迟敬德站出来反驳道:“左骁卫大将军虽然也是沙场老手,但是他面对的是侯君集还有他的十万大军,四万少年军或许可以灭掉侯君集的十万精锐,但是战场争锋可不只是战斗力的较量——薛仁贵固然是大唐的未来将星,但是终究经验不足,如果贸然对上侯君集这个老狐狸,只怕还欠了几分火候……”
“那要不,让李靖去对付侯君集,让薛仁贵去平六诏?”房玄龄提议道:“薛仁贵本就是灭掉爨人的功臣,侯君集也不是李靖的对手,他们两个互相对调,应该就不成问题了吧?”
“不行,李靖既然这么安排,他必然是有他的考虑的,否则以李靖的智谋,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的。”杜如晦果断有余,但是谋略不足,恰恰和房玄龄相反,但是也因此两人形成了强烈的互补,房玄龄想法子,而杜如晦负责下决定,两人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方才有了他们那‘房谋杜断’之称,然而现在关乎到大唐的江山社稷,即便是两人,也难得的出现了分歧。
“我觉得杜相说的对。”
“对什么对?房相的话才是老成之言。”
“大家不要吵,都不要吵,要和谐……”
“……”
第两百七十六章魏征的想法
ps:这两天真是的,一直都在停电,两天居然才攒了八千字,一起发了吧。
以下是正文:
“玄成你的意思是……”李靖在旁边只是听了几句,立刻就明白了魏征的意思,因为他和魏征想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分兵,只是他不熟悉少年军的战斗力,因此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派出多少兵才能收拾了侯君集。
“我的想法是——既然两方我们都不能放弃,那分兵就是唯一的办法了。”魏征笑道:“而且你刚才也听大将军说了,灭掉侯君集,也只需要最多四万人,如果调派四万人给大将军,我们手里还有三万人。现在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只凭着这三万人,大帅你能不能平掉六诏叛乱了。”
“三万人……有点少啊……”李靖眉头深深皱起,六诏之前的情况也都介绍过,这是一个山地民族,百姓民风彪悍,与豺狼虎豹争命,每一个都是天生的战士,别看六诏只有一百多万子民,若是真的逼急了他们的话,估计抽出五十万精锐肯定是没问题的。
敌人有五十万,自己这边只有三万,三万少年军对五十万精锐……
这这仗不好打啊……
“不过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就在两人面露失望的时候,李靖却忽然语气一转,笑道:“何况五十万是他们的极限力量,六诏如今只有十五万可战之兵,真正在岭南的只有十万,仁贵都可以四万人灭十万大唐精锐,我这个做师父的怎么也不能比他差吧?三万人灭十万蛮人,不成问题。”
战争毕竟不只是双方兵力和实力的对比,除了这些之外,天时地利人和都可以对战争造成致命性的影响,而出了这些先天条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统帅的能力了。
李靖为什么被称为大唐军神?
不是因为他能打,事实上李靖虽然会武功,但他学的都是江湖厮杀之术,若是论战场上的战斗力,三个李靖也打不过一个秦叔宝。
李靖真正厉害的是他的智慧,是他的战场指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