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你竟然反水了……

大唐南皇 赵奔三 2169 字 2024-04-21

他也终于明白李世民为什么会说,小说家可以与儒家相抗衡。这与前面的话并不矛盾,论治国能力小说家或许不如儒家,但是……儒家也是有黑历史的,如果两者打起来,小说家或许干不过儒家,但假如小说家不和儒家硬杠,而是死了命的爆儒家的黑材料,泄露儒家的丑闻,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只有一种——小说家的确可能会被灭亡,但儒家自己也绝对不会好受,甚至可能还会因为小说家的爆料,因此失去君王的信任,从天下独尊的第一学派的地位上跌落下去,被其他学派所取代。

房玄龄有些庆幸,庆幸幸亏小说家的先贤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否则如今的天下究竟是个什么模样,谁也说不准了。

“这种东西的名字叫做报纸,作用有点类似于邸报,但不同于邸报只面向官员的是,这报纸是面向全大众的。至于标题的问题,这只是一个噱头罢了,用来吸引百姓的注意力的,只会在前几期用这种形式的名字,以后会改过来的。”李世民笑道,刚开始他也被这名字搞的风中凌乱,但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毕竟报纸是个新鲜东西,而对于新鲜东西,百姓或许会感兴趣,但能不能接受就不一定了,想要让更多人的接受,只能增加噱头了。

之前说过,不要小瞧了古代百姓们的八卦之心,尤其是对于皇室,百姓们对于皇室的生活可是十分好奇的。于是李贞为了所以为了增加吸引力,便故意使用了这种标题——这种手段在后世已经被玩烂了,但在古代,却是拥有足够的吸引力。

“只是这报纸的售价,该是几何呢?”李绩问道,这个问题同样重要,如果价格高了,百姓们买不起,但价格又太低的话,朝廷又会赔本,所以规定一个价格范围还是很有必要的的。

李世民笑笑:“朕的意思是,一文钱一张,不知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一文钱?”李绩惊呼,不是这个价格低了,而是有点太高了。

这时候一斗米也不过五七文钱罢了,一斗十升,一升米的重量大概在三斤左右,按一斗米五文钱的价格来算,一文钱就能买两升,也就是六斤糙米——这可是一个五口之家一日的口粮啊,就换这么一张报纸?有人会买吗?

“可是这个价格,会有人买吗?要不,咱们降低一点价格吧?”李靖纠结的问道。

“为什么没有人买?”李世民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要知道这虽然是一张纸,但上面承载的可是字啊,一张报纸上面至少有五千字,须知王本(王弼,魏文帝时期的学者,对《道德经》有进行过注解校勘,世人称为王本)《道德经》也不过五千四百字罢了。

一本《道德经》多少钱?就算现在书籍价格便宜,至少也得卖三十文吧?

咱们报纸虽然没有《道德经》的价值高,但上面也刊登着不少时事政治,可以增进百姓们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增进对大唐的认同感,难道连一文钱都不值吗?

而且这还是刚刚开始发行,内容还不多,以后咱们还可以增加农经板块,商业板块……

这可都是十分实用的知识啊,百姓可以通过农经板块学习到更多的耕种知识,商人也可以通过商业板块了解更多的商品信息……就凭这些,还不值一文钱?再说,报纸的印刷不是那么简单的,一文钱的价格,朕还是在赔本卖呢。”

“有道理啊……可是报纸的名字既然名字叫日报,那想来是一天一发的……这就是消耗品啊,百姓们偶尔买一张还可以,但天天买,他们能受得了吗?”李靖想了想,经李世民这么一解释,觉得一文钱还便宜了,可是一想到这报纸属于消耗品,看过一遍之后就没用了,第二日想要了解新新闻,就必须还得重新买,不由有些担心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