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捷报

大唐第一少 UMR 2272 字 2024-04-21

原本倭国与大唐之间拟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和和气气的做好邻居,偏偏这个倭国,弹丸之地放不下他那天大的野心,非要来调戏大唐,插手新罗和高句丽还有百济余孽的事儿,三韩半岛和倭国之间还隔着一片海域呢,爪子伸的也太长了一些。

倭国的野心,彻底的暴漏在了大唐的眼中。

“臣为大唐贺,为殿下贺!”长孙无忌带头拱手行礼。

长孙无忌这一开头,含元殿之中的朝臣都开始齐刷刷的拍马屁。

这下好了,东西两线作战,还打赢了,太子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了。

一些见过李二陛下,知道李二陛下打算的老臣子,心中也满是欣慰,至少这样的太子,他们是十分认可的。

“天佑大唐!”李承乾朗声说道。

“天佑大唐!”底下的朝臣也跟着重复了一句,声音喊的震天响,传出了含元殿,回荡在大明宫之中。

“如此的话,本宫就继续在长安,等待东面和西面继续传来好消息了,或者,等着见他们的使节了。”胸中的激情冷却过后,李承乾淡漠的声音传入了在场的没个朝臣的耳朵之中:“本宫倒是想要问问他们,不管是吐蕃,还是新罗又或者是倭国,大唐待他们可都不薄啊,诸位大人也无需说什么圣人教导,圣人有教无类,但是偏偏没有把他们教导到知道感恩戴德。”

仗打到这个地步,接下来使节到了长安之后,就该是李承乾跟他们算账的时候了,那时候李承乾可不希望朝中再有大臣站出来说什么大唐天朝上邦,当以宽广的心胸,感化这些蛮夷。

大唐感化了他们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就算是块儿石头,这么多年,也该捂热了,要是捂不热,那还抱着作甚?自己上前找挨冻去?

对于这些墙头草,李承乾的耐心,已经被磨没了,从他还是秦王世子的时候就听别人说,这些墙头草如何如何,后来他成了太子,现在,他成了掌管大唐朝政的太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这会儿信使已经跪在了他的面前。

“启奏殿下,河西捷报,晋阳郡公玄世璟率领三万大军自安北都护府出发前往河西,解了刘审礼将军之围,而后,与黑齿常之将军前后夹击吐蕃论钦陵大军,一战大捷。”

“呈上来。”李承乾说道。

信使起身,捧着捷报上前几步,李承乾身边的太监临安走上前,接过了奏报,而后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上。

信使报捷只是简略的说一说,至于事情的具体描述,都在奏报之中。

论钦陵被玄世璟和刘审礼故意放跑了,目的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此事李靖也是同意了的,所以在奏报之中有描述,唐军的损失也上报了上来,只是这点儿损失在大捷面前,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至于俘虏,一个没有,吐蕃军队全都死在了战场上,奏报上也有写明,这是玄世璟下的命令。

刘审礼和黑齿常之是不敢这么写的,好歹玄世璟对于他们来说,可是恩人,这是玄世璟特意嘱咐刘审礼写上去的。

这锅他自己主动来背。

不过,战场上的事情,不算杀俘。这锅背着也不重,还能挡子弹呢,战场上的事儿,能叫杀俘吗?那叫杀敌。

奏报上说,如今玄世璟已经带领那三万人回安北都护府了,河西那边,需要重新派遣或者是任命一个主将过去。

“好!”李承乾看过了奏报上面的叙述之后,拍案叫好。

大唐的两线作战,始终都是块大石头,压在李承乾的心头上,让他一直觉得提心吊胆的,虽然大军临行之际,都是豪气干云,但是那也是为了鼓励士气,至于他心里又没有底,是不是担心,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即便是担心,他也不能表露出来,他可是坐朝理政的太子。

他一个人怂了,那整个大唐也就跟着怂了,他可不能那样。

现在河西的捷报传来,吐蕃的论钦陵大军几乎被全灭,还一直被困在陇西的地界儿内,被李靖跟圈兔子一样撵着打,撵你,打你,就是不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