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幺蛾子

大唐第一少 UMR 2229 字 2024-04-21

三个考官的人选,应该就是父子两人商议出来的结果。

离着会试还有三天的时间,玄世璟照常在玄武楼吃饭的时候,却是听到了同在玄武楼吃饭的学子在说国子监的事儿。

“文兄,听说了吗?最近国子监有不少人,好像是吃坏了肚子,正在闹肚子呢。”

“是吗?这离着考试还有三天的时间,怎么会出这档子事儿呢?”那个姓文的学子说道:“杨兄,消息可靠吗?”

“自然是可靠,现在的国子监,可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呢,文兄,你说,这国子监的监生,出了这档子事儿,这当中会不会有什么门道啊。”那姓杨的学子说道。

“什么门道?你的意思是,还会有人故意对国子监的学生下手不成?你仔细想想,国子监的监生,大多非富即贵,家里的背景可不一般,这临考之际,谁敢对他们下手?”

“这也说不准啊。”那姓杨的学子还是坚持着自己的阴谋论:“要说一个两个,那肯定是意外,国子监这么多学生,都出了问题,怎么看都不像是意外啊。”

“说不定是国子监那边的食物出了什么问题呢。”

“国子监的监生可少有在国子监内用饭的,大多不还是出来吃?”

玄世璟听到两个书生谈论国子监的事情,眼睛一眯,觉得此事定然不简单。

像那姓杨的书生说的那样,国子监的监生,要是在国子监内集体用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肯定是国子监内的食物出了问题,但是监生们大多都不在国子监内吃饭啊。

经过一千多年封建王朝验证的科举制度,拿到现在来用,谁又能说出比这个更好的法子呢?所以朝臣们没有理由反对,李二陛下也觉得可行,既然可行,就如此实行就好了。

文学院之中,第一批去长安城参加考试的学生,都是庄子上出身的孩子,在离着春闱还有几天的功夫,书院就决定让他们停止在书院之中温习,由常乐带队,带着他们到长安去了。

先在长安城找个地方安置下来。

书院对于这第一批参加考试的学生也是十分看重,毕竟,这是书院的学生,第一次出现在会试的舞台上,正式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经过这一次考试,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的名头,将会被彻底的打响。

而且,等待着这些学生的,还有一场比试。

文学院与国子监之间的比试,所以,这次的会试,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还有书院。

他们的肩膀上,还肩负着书院的脸面。

但是这件事儿书院的先生们都没有明确的告诉学生们,告诉他们,也只是徒增他们的心理压力罢了,只不过,虽然先生们没说,但是学生们都知道,毕竟先前国子监派人到书院闹腾,动静可不小,而且后续的事情,多多少少也传到了学生的耳朵之中。

所以说,文学院的学生心里头还憋着一口气儿呢。

要是在这么多先生的教导下,他们还是比不过国子监的监生,那也实在是太给先生们丢脸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玄世璟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会试,是检验书院里的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和他们自己的策论是否合格的标准。

过不了会试,即便是有治理一方的才能,说到底,还是有缺憾的。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未免太过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