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事与愿违,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来到这个世界的三年时间里,整个昌州几乎难有片刻安宁,西施的艳荣更是常常惹出事端。
在经历了见过了南夷霍乱以及东安城大治的景象以后,范蠡终于还是决定出山,辅佐雄主保一方太平盛世。
当范蠡前往上丰郡自荐,崔州平和李定国两人得知范蠡的身份后,不敢有丝毫怠慢,马上派出甲士将两人送往司马宇这里,以范蠡之才,只有司马宇才能对其任以重用。
踏踏踏
就在两人震撼于车窗外的繁忙景象之时,远处的道路上尘烟滚滚,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正是刚刚从义州城而来的那队骑兵,领头的铠甲青年郝然正是南方王司马宇本人。
“草民范蠡,拜见南方王!”
“民女见过南方王!”
在滚滚的尘烟中,望着战马上那挂着兴奋神色的年轻脸庞,范蠡的嘴角也不由挂起一丝笑意,拉着西施走下马车向司马宇恭敬一礼道。
“哈哈,我司马宇何德何能,竟得范公来投,实乃我军之幸啊!请受司马宇一拜!”
司马宇翻身下马,也不看一旁风姿绰约的西施,一把扶起范蠡,激动地道。
这可是一位大牛,其能力恐怕丝毫不在王猛之下,绝对是一位独当一面的治世大才。
“君上不可!”
范蠡闻言也是一惊,连忙扶住司马宇。既已决心投效其麾下,自不会看着司马宇向自己行礼。
“范公,司马宇此举实乃真心,是为我南方王府治下数百万百姓谢过范公!”
不过,范蠡的力量却哪里抵得过司马宇,依旧执意地郑重拜了下去,诚挚道。
“蠡,当效死命!”
范蠡的脸上泛起一丝晕红,同样恭敬地回了一礼郑重道。
能屈尊下士,求贤若渴,确是人主之姿。
南方王军击败秦军的消息就犹如一股飓风一般,很快就传遍四方。
当司马宇带领着8000飞羽骑毫无阻挡地入主义州城后,其声望更是达到了顶峰。
正如崔世元所料,司马宇虽免去了崔道恒石道郡郡守之职,剥夺了崔家的军权,却也并未刻意为难崔家,和平接手了整个义州城。
有了义州城和崔家做榜样,石道郡内的各县城纷纷传檄而降,不动一兵一卒,整个石道郡就已全部纳入了司马宇治下。
在北关城,没有了秦军的阻拦,清理完战场的征南将军李牧很快率领着20万大军北上,到达义州城与司马宇汇合。
当2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驻扎在义州城外时,周边诸雄震动,原本在昌州北部五郡打得你死我活的公孙况、公孙颉两大势力也立即偃旗息鼓下来。
有20万南方王军卧侧一旁,以武家和士族为代表的两大势力哪里还敢动弹分毫。
在恭州,刚刚经历一场惨败的任贵更是只得龟缩在州内舔舐伤口,不敢有丝毫异动。
“咯吱!”
连续几日的晴天,地面的泥泞已经全部干涸,道路上无数的青壮正推着一连串的马车运往各地。
入主义州城后,为了尽快恢复石道郡内的民生,司马宇特意在距离义州城10里外的一片隐秘山谷开了几个民生之鼎,获得了粮食、木材、石料、铁矿等物资各有上千万单位之多。
如山的物资占据了整个山谷,司马宇特地派遣了一营右卫军将士前来看守。
眼前的这些马车则全都是在义州城内临时打造出来的,所用的马匹则全都是刚刚从秦军手中抢来的。
刚刚经历战乱的石道郡内各地田地荒芜,民生凋敝,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60多万人口几乎全部聚集在各大县城内。
为了避免这些百姓生乱,司马宇特地派人在整个石道郡内招募了近30万役民,对石道郡进行大规模地修整、扩建工作,这些拉运物资的青壮正是自郡内各地招募而来的百姓,他们一天的劳作足够他们获得养活一家三口的口粮。
“驾”
轰隆隆
义州城外,正当数十辆马车拉着大量木材、石料运往城内之时,城门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杀气腾腾的黑甲骑兵自城门处一涌而出,大约有数百人,一杆墨色麒麟旗随风飞舞,在当先一名身着身着铠甲的俊逸武将率领下朝着他们奔来。
“快让开!”
“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