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战昌州(二)

不过,以东军一军之力,能够挤出的物资毕竟有限,只能勉强支撑这些流民不会饿死,但随着秋雨的降临,爆发疫病的几率陡然激增,李定国已经连发通告征召民间大夫,同时向王府请求紧急增调医药物资。

“快!让一让!”

整个东安城城主府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临时办事处,大量办事人员来往穿梭其间。

一名传令兵在人群中匆匆挤过,迅速往征东将军李定国的书房走去。

“报!将军,君上急令!”

来到书房内,传令兵向正同刘文秀等人议事的李定国道。

“快呈上来!”

“好!君上同意了我们的发兵请求!”

李定国焦急的地一把拿过传令兵手中的信函,快速浏览,然后向着正一脸期待地看着他的刘文秀等人大声道。

军人最大的荣耀就是杀场建功,眼下上丰、石道两郡空虚,唾手可得,简直就是送给他们的功勋。

“将军,大军出击,东安城谁来坐镇?”

一众将领闻言一个个摩拳擦掌,脸上都挂满了兴奋之色,一旁的刘文秀轻声道。

此话一出,厅内立时陷入了沉寂,一个个眼巴巴地望着李定国。

“此战是关系着君上能否入主昌州的关键,我会亲自领兵1万坐镇东安城,文秀,由你领兵攻打上丰、石道两郡。记住,其他地方都可以放弃,上丰郡、北关城,必须掌控在我军手中!”

上丰、石道两郡经过南夷的霍乱,各地防守已经形同虚设,东军的进驻各地百姓不仅不会抵抗,恐怕反而会热切期待,这等送上眼前的功劳,李定国并不准备与下属争功。

唯有北关城乃是石道郡西南部关隘,是大军通往昌州内部六郡的门户,必须要牢牢掌控在手中。

“谢将军!”

众将自然也领会李定国的心意,纷纷拜谢。

“进入昌州,我们将要面对的对手不仅有南夷军和各地的成家守军,很有可能还有声势正隆的秦军,此战的胜负不仅是我们能否占据昌州,更是我军能否顺利崛起,能否屹立于这片天地的关键。所以,此战我将带北军、南军、中军六营、右卫军尽数北进昌州,各军必须竭尽全力,战争得胜之日就是诸位拜将封侯之时”

迎着账内诸将热切的眼神,司马宇缓缓提高声调道,抛出了一记重磅炸弹。

“君上英明!”

“誓破秦军!”

司马宇的话音一落,账内众人全都沸腾了,一个个红着脸激动道,就连一向沉凝的李牧、斛律光等人也不例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为何能够在短短时间就席卷整个大秦,就是因为这句话代表的就是世人心中最普遍的价值观和期望,也是所有文臣武将最高的追求。

司马宇的话中向所有人透露了建国称王、称帝的决心,开国功臣,这是何等崇高的荣誉,他们如何能不激动。

“另外,昌州之战短时间内恐怕不会结束,陈食、云龙、金沙三郡刚刚经历战乱,各地经济尚未恢复,地方上也潜藏有不少的逃兵。所以,我决定在三郡郡府之外另设三郡都督府,三郡郡守府总管民政,都督府总督三郡军事,负责新募两万大军,清剿各地匪患,维持三郡稳定,为大军保障后勤供应,至于总督之职则由安远将军慕容翰暂代”

都督府,这是司马宇心中早已有过的设想。

自司马宇称王以来,南方王府下设东、西、南、北、中五军,以及左右两卫军和水师南北营,共计有38万正规军。

再加上驻守各郡的郡兵和锦衣卫,整个南方王治下军队总数接近50万。

这个数量看似庞大,但自夺取了津州霸权后,兵力已不足。

孟珙投效以后,永、津、夔三州地域已超过百万平方公里,治下百姓也接近千万,四周毗邻区域除泸州五人,相对平和外,其他地区皆是用兵之地。

而各郡郡兵需驻守郡内各城,过于分散,平日里疏于训练,战力远逊于正规军,这一点在之前的三郡之战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所以,在各军事要冲设置都督府早已在司马宇脑海中盘桓多时,各都督府的设置也已有草案,只因一直处于奔波战事之中,关于总督的人员任命,尚未与国渊、王猛等人议定而已。

不过,眼下昌州战事紧急,为确保大军后勤供给,三郡总督府只有先行设立了。

地盘大了,司马宇不可能每次打仗都能跟上了,过度依靠国剧系统,对整个势力而言,是祸不是福。

帐内众人纷纷以艳羡的目光看向慕容翰,征北将军斛律光的脸上更是挂上了爽朗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