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战高丽

懒唐 千年龙王l 4319 字 2024-04-21

遍布辽河两岸的芦苇荡,滋生了铺天盖地的蚊子。辽东的蚊子以大个,凶猛,叮人狠毒而著称于世。只要到了晚上,蚊子就会像轰炸机一样,铺天盖地的飞出来。

总算是理解为什么杨广三次征高丽都会失败,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就算是高丽人不拼命守护。来自关中的唐人,也会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每天晚上,艾草就会被一丛丛点燃。以至于艾草居然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军事物资。云浩亲眼看到,大凌河边上的草场上。堆积着十几丈告的艾草!

当然,有坏处也就有好处。

辽河北岸盛产一种巨大的螃蟹,在云浩看来这种螃蟹足可以和阳澄湖大闸蟹齐名。以个大肥美大补,而著称于后世。在这个没有工业污染的年代,碗口大的河蟹爬得到处都是。晚上只要在沼泽里面下一口缸,然后在缸上面架一个灯笼。

第二天早上就会有半缸螃蟹,等待你去收割。军卒们吃着巨大的螃蟹,不断挠着身上巨大的包。痛并快乐着!

过了辽水,也不见一个高丽人。

唐军的进兵太过突然,高丽人根本没有做好抵抗的准备。以往这样的事情,在大唐就要哄哄几个月时间。又得等到新年开春开始进攻,高丽就算再白痴,也会得到进攻的消息,进而做一些准备。

可现在不一样了,铁路变成快速的运兵通路。只需要七天时间,就可以将数千大唐军卒,从遥远的关中送到河北前线。只需要简单的休整,大军就会几乎完好无损的到达辽东。

李二看着巨大的地图,这些天抓获的细作都说。辽东的高丽军队正在向安市城收缩,李二仔细的看了看安市城的位置。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自己的大军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安市城!

大军逐渐向安市城集结,高丽人的援军也在向安市城集结。

渊盖苏文暗恨,唐人这是不给自己机会。好不容易从大唐窃取了土豆和玉米的种子,可这两样的东西需要种植到地里面去。然后经过几年的培育,才可能大规模的种植。然后才能成为填饱高丽人肚子的粮食!

可现在刚刚弄回来,自己都还没尝到鲜。唐军就压了过来,很明显这是不给自己机会。

渊盖苏文知道,这一次的战斗比起以前来要凶险很多倍。现在的唐军,可不是当初一团散沙的隋军。而且渊盖苏文也不敢将所有的军队都派往辽东,因为辽东水师在海上虎视眈眈。上一次登陆的教训渊盖苏文还没有忘记,这一次如果直接袭击平壤,自己将首尾难顾。

没有办法之下,渊盖苏文只能亲自镇守平壤。这片大同江滋润的土地,才是高丽民族的根基。绝对不能让唐人祸害了!现在,高丽三分之二的粮食都产自平壤附近。

辽东的军事只能交给高慧真,这个上次一抵御过大隋进攻的名将。希望他能够守住安市城,只要守到冬天。关中的人马就会立刻撤退,按照以往的经验。关中人是经不过辽东的寒冷,这种冻得裂石头的天气,就连辽东人都不怎么适应。

高丽人的战术就是拖,李二的战术就是尽快攻下辽东。即便是攻不下来,也得给予高丽人重大杀伤。自己损失一些军卒没关系,只要明年卷土重来。用不了两年,高丽就会被拖垮。对于自己表叔三次都没攻打下来的城市,其实李二根本不抱什么信心。尽管,他手里有火药火油等等凶悍的武器。可李二还是觉得,战场上想要战败敌人,需要手中的横刀和马槊。

而不是投石机上,那些发射出去就会爆的怪物。战争中,人的勇气还是第一位的,李二始终这样认为。

当最后一支唐军聚拢在安市城的时候,高慧真赫然发现。这一次,唐人出动的军队好像没有大隋多。难道说,他们也没有那么富庶了么?

李靖在研究辽东的地图,房玄龄在筹集粮草。前线的张俭,长孙孙德,还有契苾何力,等唐军将领厉兵秣马。整个大唐好像一座效率极高的军事机器,正在逐渐启动。甚至连远在江南造船厂的大唐号,都加紧了建设。

所以的迹象表明,李二不打算让土豆和玉米在高丽的土地上成熟。大唐的军队,会以雷霆万钧之势碾压过去。将负隅顽抗的高丽,碾压成齑粉。在辽东和高丽半岛上,大唐已经有了两个盟友。新罗和百济!

高丽只有一个象征性的盟友,那就是倭国。同样是贫穷的国度,倭国能够给高丽提供多少支持,用屁股想想都知道。

渊盖苏英在长安开始碰壁,许多人接受了她的礼物。却没有想对的表示,甚至有些人连朝廷之间对使臣的尊敬都欠奉。

在长安这座城市里面,渊盖苏英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敌视和侮辱。刘鸿基这样的混蛋,居然公开邀约高丽使节到自己家中小住,让他略尽地主之谊。

长安城里三岁的娃娃都知道,老色鬼在打什么样的主意。

渊盖苏英也越来越感觉到,大唐这架战争机器正在加速运转。当清明来临的时候,西域传来重大消息。在碎叶城,侯君集大败突厥与昭武九姓,薛延陀,吐谷浑联军。阵斩联军五万余人,俘获部众近十万人。

西部边境再也没有能够威胁大唐的存在,帝国的注意力再次转移到了东北。神州九鼎,现在唯一失落在外的就是辽东。作为大唐的皇帝,有义务让大唐的版图金瓯无缺。

当太阳开始炎热起来的时候,李二宣布了对高丽的用兵。渊盖苏英连续三个求见大唐皇帝陛下,都被李二毫不犹豫的拒绝。现在李二是大唐皇帝,不是一个色鬼。

渊盖苏英没有一头碰死在太极宫前,而是静静的待在驿馆里面。事实上她也出不去,现在驿馆里面跑出去一只耗子,都得百骑司点头才行。

经过几年的修建,铁路已经从涿州向北一路经幽州,直达平洲。距离辽水不过两三百里的路程!

如果在以前,这样大的国家动员没有一年半载想都不要想。可现在有了铁路,大唐的军队可以通过铁路,迅速集结到辽东。集结的速度,甚至连李二都有些吃惊。不过短短二十几天时间,已经有十余万精锐的关中府兵,通过铁路到达了平洲。要知道,这地方距离辽水也不过两三百里地。

当大军陆续出发的时候,内廷传来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皇帝陛下都要御驾亲征!

派出一个将军去远方开疆拓土是一回事,皇帝陛下亲自带着大队人马去跟人家pk这种事情比较少见。甚至,云浩都觉得李二这是吃饱了撑的。

大唐帝国已经到了富足小康的水平,皇帝陛下亲自上战场砍人已经毫无必要。可李二就是一个敢于折腾肯于折腾,视折腾为己任的皇帝。在他看来,不御驾亲征不足以显示帝国征服高丽的决心。

云浩很想待在家里让所有人忘记自己,每天好好带带儿子。照顾好老婆,搂一些钱财够自家花用。这就是生活的全部,谁愿意是高丽那鬼地方打生打死。

没办法,皇帝陛下要御驾亲征。楚国公这样的权臣自然要跟随左右,云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云家也成了权臣家族。那个词儿一直不是用来形容长孙无忌的么?

没办法,皇帝要疯云浩无论如何也是要陪着疯一次的。很快云浩就成为了左武卫大将军,统带全火器的左武卫,成为大唐皇帝陛下的亲军。云浩觉得,左武卫最好是作为大军的火力支援部队,而不是李二的亲军。可李二的决定不容更改,也没人敢于更改。

于是左武卫成为了皇帝比陛下的亲军,跟随这皇帝陛下乘着火车疾驰去了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