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那个庞大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就此成为了历史。
而他们手里的那个贝尔实验室,也因为牵扯太多、负担太重,被拆分前的九个公司讨论后决定,直接卖出去,得到的钱财按比例分配给各个公司。
早就通过高盛,和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谈了许久的麒麟集团,毫无争议的出现在了购买者名单的前列。
靠着早就打通的人脉关系,靠着大笔的金钱洒下去,打通了各个关节之后,麒麟集团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贝尔实验室的大部分资产。
整个儿的买卖,包括了给高盛的中介费,一共花了麒麟集团33亿美金。
不过实验室的大部分专利和技术人员,都也归于了殷俊的麾下。
其中就包括了殷俊梦寐以求的cda网络、3g网络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无线wifi、智能芯片……等等走在世界前沿的科研技术和专利。
以殷俊现在的眼光来看,现在这些技术都非常的原始和落后,3g技术更是只有一些简单的理论和初级研发。
但有了开始就容易继续下去,只要方向正确,那么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就是了。
反正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殷俊准备用巨额的金钱把这些技术给砸出来。
现在是80年代,美国政府都不知道贝尔实验室手里的这些技术,以及发展方向,未来会带来多少的庞大收益,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可遗憾的是,他们对于这些高科技的技术,有着非常严厉的管控措施。
麒麟集团购买贝尔实验室,在一系列的公关之下,被放行了。
但是美国的部门却加了一个条件,坚决不允许贝尔实验室迁出美国,仍旧需要留在美国,研发的主体在美国,否则交易无效。
对于这个早就知道的要求,殷俊只能是摇头叹息,选择了接受。
不仅仅是这些部门的强硬要求,还有具体的困难。
虽然他的确很想把贝尔实验室迁移到香江,但这上千人的实验室工程师和研发人员,却不大可能跟着他离开祖国,去往万里之外的小城市。
没有了这群在世界上算是最了解这些技术和研发的专家,贝尔实验室就是一个空壳子,任凭有多少专利,都没有用。
再有更重要的一点,现在世界上最厉害的计算机专家、网络技术专家,全都在美国。
就算殷俊强行把贝尔实验室迁移到香江,就算这些人也跟着去了,以后补充人手、招揽高手怎么办?一个个的挖来香江吗?
显然是不现实的。
只有在美国这种最适合研发的环境,才能拥有那么多的人才,才能创造出那么多的技术专利。
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殷俊只能选择了忍耐。
只不过这事儿贝尔实验室……哦,是已经更名为麒麟实验室的实验室,并不知道殷俊心中的惆怅。
他们此时正在高兴之中。
因为麒麟集团在收购成功的第一时间,便宣布将每年拿出至少2亿美金的资金,供基础研发。
而他们这群研发人员的薪酬,直接上涨了30,各项相应的奖金指标也大幅度的提升。
有了这么优厚的条件,他们研发起技术和专利来,也会更加的用心嘛!
香江地方很小,办事可以非常的麻利。
几百个公司、富豪们,短短的5天时间里,便已经把自己认购的股份份额理清楚,然后接下来就是付款了。
虽然香江的经济遭受了重创,但不代表这些富豪们手里没有钱。
相反的,他们手里一直握有大笔的资金,就是不敢用出去。
去年年中的时候,那群以为风暴危机过去了,想要抄底却抄到了山腰上的人们的教训,早已让这些富豪们杯弓蛇影。
殷俊的圣诞溪矿区,不但是有入场券的作用,更有一个资产保值升值的作用。
习惯了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大家,自然愿意买下这份保障。
于是,陆陆续续的,这些款项便通过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三十多家银行,进入了麒麟集团的账户。
这里面既有美金,也有港币。
别人相信殷俊,相信麒麟集团,那么殷俊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失望。
条款规整清楚的合约,早就已经制定好,发到他们手里。
麒麟集团也以自己在美国的部分资产作为担保,保证股东们购买的权益。
即便是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没有能达到预期,麒麟集团也会以315亿美金为基数,按照合约来赔付损失。
有了这么一个严谨且有保障的合同,也是几天之内,大笔认购资金到帐的重要原因。
仔细数一下的话,殷俊现在手里的流动资金,恐怕称得上上全球私人第一了。
首先是麒麟集团香江部分的收入,这一块儿最大的来源是《麒麟周刊》及其衍生产品,然后加上麒麟卫视、麒麟唱片和麒麟电影等等,每个月能收获20亿港币的税前收入。
迄今为止,麒麟集团手里握有的港币是100亿。
如果要加上在内地的垄断式销售方便面、收录机和音乐磁带的3亿人民币,一个月起码还得再加上10亿港币。
在去年9月份为了力挺港币,殷俊手里换了20多亿的美金,最后获利出来时,一下子变成了28亿美金,这笔钱,殷俊也没有动。
然后便是在10月份,为了应对今年的跌到谷底的香江土地和房地产的收购,麒麟集团开始和亚洲的各大银行谈判,从盘古银行手里拿到了10亿美金贷款、从釜山银行手里拿到了10亿美金贷款,从星展银行手里拿到了30亿美金贷款。
再加上汇丰银行还有15亿美金的剩余额度,殷俊一共又贷款了65亿美金。
如今圣诞溪矿区的63亿美金加在一起,就是128亿美金!
换算下来,殷俊手里居然握有了1100亿港币的巨款!
不,巨款还不能准确的形容。
应该是超级巨款才对!
想一想现在香江人的平均薪水已经暴跌到了1800每月,未来香江第一个市值破10000亿的长实集团也不过是300亿市值,你就知道1100亿港币代表着什么。
只不过呢,当然不是殷俊有这么多的钱。
事实上,殷俊自己的钱还非常少。
前面说了,这里面有65亿美金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