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宜大张旗鼓。”杨恭眉头微微一皱,轻轻地叹了口气,“家丑……不可外扬。”
言下之意很明确,杨尚荆被刺杀这件事,杨恭并不希望在这个当口,就把所有的事儿都抖搂出去。
换而言之,对外要保持杨家整个家族的整体性,不给外人可乘之机,否则的话,杨家就会因为人心惶惶,给人找出裂缝来,进而进行攻击,甚至肢解。
杨尚荆沉默了一下,突然笑了起来:“大人此言在理,只是此刻,就没人知道戬被刺杀的消息了么?”
想要指使一个建安杨氏长房嫡支的管家,必定要和杨家内部的实权人士勾搭上才有可能,没有杨家内部的实权人物打招呼,一个管家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的。
这是杨恭所担心的核心,也是杨尚荆想要追查下去的决心,一旦这样的人继续在杨家潜伏着,那么自己以后的所有招呼,都不可能和家里打了,这在信息的传递和判断上,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五百多年之后重要的事情都是面谈不打电话,何况是这样呢。
摇了摇头,杨尚荆继续说道:“便是外人不用这个,其实也没什么所谓,朝堂上说将出来,孩儿这些年的努力,只怕也是付诸东流。孩儿遇刺的消息,可是已经给南京上了条陈,这会儿,大抵已经到了京师了罢。”
况且,杨尚荆被刺杀这件事,就算是杨尚荆不在近期的明面上追究下下去了,外人就会不知道?一旦到时候人家抓着这个把柄,给杨尚荆在朝堂上来一刀,杨尚荆可就真·热闹了。
家丑不可外扬,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法在法律上而言,还是要在家法之上的,大家平时拿着国法当个屁也就算了,皇帝认真的时候再这么干,就等着皇帝站在法理和道德的双重制高点上对你进行殴打吧。
到时候别说杨家上面最牛逼的只是个已经过世了的杨荣,就是当年那么牛逼的胡惟庸,不也说没就没了?当今在位的正统皇帝是离着太祖皇帝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杨家比起当时的胡惟庸,差距岂不是更大?
杨恭听了这话,也只能点头表示同意:“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查起?”
如果有杨家的实权人物帮着掩饰行踪,那个管家现在应该已经在去往南洋的路上了,想要从那个管家那里做突破口,肯定是白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