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争权夺利

正统天命 聿天 2197 字 2024-04-20

我去,还有这种操作?

轩輗当时就惊了,王司马自然就是大明朝最能打的兵部尚书王骥了,这王骥直接给了边军一锤子,要把监军的太监拉下马,这可是反水之后最神的一次操作了。

虽说王振已经把“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碑弄丢了,从永乐朝开始重用太监的习惯也形成了,可是吧,太监一旦犯了错,就必须得加倍严惩的规矩还是在的,而且皇帝也没有破的打算,所以北面的那个监军的死太监,不死也要脱层皮了,趁着这个机会,外朝不赶紧发难,简直都对不起老天爷给的这个机会。

“輗确是未曾收到消息。”轩輗有点儿感慨,丰城侯李贤调出南京,往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剿匪了之后,他这消息平白就慢了些时候,不过既然知道了消息,以他的智商和情商,转转脑袋也知道怎么回事儿了,“依二位的意思,这是要你我三人一同上书,给杨贤侄……表功?”

最近内廷被抓到把柄了,可外朝却是一片风平浪静,毕竟大家做官儿都求稳嘛,所以在轩輗接到的消息里面,一直在不停蹦跶的,而且蹦跶出来点儿事情的,似乎就只有一个杨尚荆了。

孙原贞点了点头:“乡贤感皇恩,免除黔首债务,此乃教化之功,功莫大焉。”

礼法时代嘛,教化之功就是大功一件,毕竟士大夫们吹孔圣人的时候,也得提一句“有教无类”,虽然他们把除了士之外的三民全都看成了垃圾,还设置了“贱业”这么一个不许科举的概念,但是口头上总要尊重一些的。

轩輗点头表示理解,然后就听孙原贞继续说道:“于廷益听闻此事,颇感欣慰,欲与诸藩王一同上表。”

尼玛!大新闻!

轩輗只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了,于谦人缘儿好他是知道的,当初差点儿被弄死,也是藩王们出面搞定的,可是为了抬举一个杨尚荆,用得着再打出藩王这么一张牌么?这可是……要和内廷直接摊牌,不对,是漏底裤啊!

有了这个光环加护,杨尚荆到哪儿都能吹“老子天下无敌”了。

防盗一章,半小时后更新

听着轩輗这么一说,杨烨也跟着点点头,天塌了有个儿高的顶着,他们这帮牧守一地的,看着就行了。

“那其他的事体……”杨烨很小心地问了一句,他主管着浙江一省的刑狱,这个时候面对上官,要注意态度,即能表达出自己的担当和决断,又要表现出对上司的尊敬。

轩輗摆摆手,一脸的不以为意:“也不过是个举人,去了功名,直接法办便是了,至于那个以府库钱粮补贴本地乡贤的提议……”

说到这里,轩輗的脸上又浮现出了古怪的神色:“也交给朝廷上的衮衮诸公吧。”

杨尚荆的套路很明显,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他这边要坏了规矩,把手伸到县下,可是呢,也开了先例,给这些当官儿的补贴一下本地有根底大户的机会,里面的道道,还是给上面头疼去吧。

况且,“恩出于上”本来就是封建社会的游戏规则之一,既然是在玩这个游戏,那么自然是要守规矩了。

杨烨没注意到这丝古怪的表情,只是点了点头:“既是臬台决断,下官这就派人前去书写文书,将这案子赶在年前敲定了。”

按照明律,或者说按照“礼法”的要求,除非是谋反的大罪,地方主官才有临机决断,尽数杀绝的权力,剩下的,徒刑以上都要上报,以显示皇帝的仁德,虽说皇帝基本上都不会看,内阁票拟完了都是太监批红,然而吧……形式主义才是王道。

杨烨还没来得及道别,就看见门口出现一个轩輗家的家丁,恭声说道:“老爷,孙藩台那边派人前来请老爷,说有要事相商。”

轩輗点点头,对家丁说道:“你且告诉他,本官换了公服,自会前往。”

家丁应了一声,退了下去,杨烨连忙欠身施礼:“下官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