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五章 人心,脉搏

正统天命 聿天 2167 字 2024-04-20

虽说王振看起来已经是一只死蝲蛄了,但是谁特么知道啥时候就复活了给谁来上一口?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王振就是到了现在,少说也有三百只脚,这年月在朝堂上蹦跶的又不是个个都是薛瑄,当然是不会和王振刚正面啦。

金英垂手站在朱祁镇的身边,看了这个架势,眼中就闪过了信息的光芒,说实在的,今天朱祁镇的这套说辞、这套动作,可都是他帮忙设计好的,作为一根历事四朝的老油条,他对外朝这帮人的心态可以说理解的非常透彻了,掐着脉搏给对策,自然是一给一个准了。

想到这里,金英的双拳都握紧了,如果能凭着这件事,直接给皇帝留下一个“算无遗策”的印象,那么以后皇帝对他的信重,自然是要往上迈一个台阶了。

朱祁镇看着大殿之中的众人,嘴角洋溢起了快活的笑容:“诸位卿家忙于公务,如今这东南西北都有战事,加之近年念经不好,这粮草调度、士卒派遣、灾民赈济、刑狱决断,都要诸位卿家用力,故此,朕这大伴的罪过,便交给都察院罢。”

按正理,都察院的确有这个权限,然而这会儿右都御史陈镒只想骂娘,这就是个烫手的山芋,扔到刑部、大理寺都没问题啊,你特么扔给我算几个意思?

老子要是不追查到底,到时候外朝就要找我的麻烦;我要是追查到底了,皇帝肯定看我不顺眼,毕竟看这个架势,皇帝还是要保王振一下的。

换句话说,弄死了王振,今后想要更进一步,难比登天;不弄死王振,只怕自己这右都御史的位子都做不了多久了。

总之,里外不是人。

然而微微扭头,看了看旁边刑部、大理寺同僚的表情,陈镒就知道,这烂活儿自己是推不出去的,所以他叹了口气,横跨一步站出班来,跪倒在地,山呼万岁:“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

这话说得很是含糊,没有说什么“还王振一个清白”或者“将此事追查到底”,所以皇帝对此表示了满意,外朝的官儿有点儿理解,可看向陈镒的目光却有点儿鄙夷,毕竟……慷慨赴死的人不是他们,然后选择了不慷慨赴死,总归是要鄙视一番,才能显得自己很高贵不是?

第四二五章

大抵是处理王振的时候,御书房周围都被金英换上了铁杆的内廷的人,所以外朝的大佬们并没有接到任何的相关消息。

于是乎,第二天小朝会,一众文臣武将跃跃欲试,就想要狠狠地弹劾一番王振,毕竟昨天晚上王振被锦衣卫的人从城东的皇庄“请”进皇宫的事儿,大家还都是知道的,那么大的阵仗,相瞒都瞒不住。

然而还不等众人开口,就见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镇先叹了口气,直接来了个先发制人:“前日里朕看见了锦衣卫卒王永的奏疏,心头甚是不爽啊,故此压了数日,昨日将朕的大伴叫入宫中,仔细询问了一番。”

原本一个满脸纠结,想要站出班来点燃战火的都察御史当即就歇了,脸上紧张的神色也变成了庆幸。

跳出来就是拉仇恨,虽然后面有一众大佬支持,但是皇帝真想要掐死他解气的时候,会有大佬跳出来帮他解围么?

当然……没有。

下面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色有点儿疑惑,皇帝今天的表现太过平静了一些,平静的有点儿不像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所以大家都没说话,等着皇帝的进一步指示。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朱祁镇摇了摇头,发出了一声长叹,“朕的大伴随着朕这么多年了,却也有背着朕做事的时候。”

下面的官儿脸色就有些古怪了,心说他背着你做的事儿多了去了,不过因为一些原因吧,给你看的那些,肯定和我们外朝没有什么瓜葛就是了,左右我们只想整死王振而已。

“太祖皇帝设通政司之时,便有‘政事如水’之语,取上下通达之意,朕不得不遵循祖训,将王振训斥一番。”朱祁镇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