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这么不知分寸,他还说要去书房听差!
瑜侧妃卷着手在嘴边咳嗽了几声,急促的呼吸了一阵才平缓了下来,嗯了一声,淡淡的吩咐她:“好了,点灯摆饭罢。”
什么事都等着彭嬷嬷回来再说罢。
她强撑着头痛,一晚上都没有闭眼睛,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听说彭嬷嬷已经回来了,便连早饭也顾不得吃,便立即让人将彭嬷嬷叫了进来。
彭嬷嬷知道她是等的很着急了,不敢再让她着急,急忙上前了几步扶住她,低声道:“您放心,都办妥了。”
瑜侧妃眼里有杀意一闪而过,轻飘飘的嗯了一声,余光一扫伺候的人,等底下的人全部都鱼贯而出,退了个干净,便问她:“见到人了?”
彭嬷嬷上前一步给她舀了粥,小心的放在她跟前,才点头道:“见着了,是县令夫人让人带着我去的,咱们少爷已经跟他们都打点了关系了,就是为了怕人会难为她”
竟然还让一地父母官关照,楚景谙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瑜侧妃冷笑了一声,终于失去了耐心,而后问她:“然后呢?”
“问清楚了,的确是抚州知府的女儿没错”彭嬷嬷挠了挠头,显然也是有些苦恼:“跟着伺候的人都是抚州那边的口音,占了一座宅子,日日紧闭门户,倒也算得上是规矩”
规矩?
能跟人私奔的女人,也配称得上规矩二字?
瑜侧妃没有说话,等着彭嬷嬷把话说下去。
彭嬷嬷便看着她的脸色,斟酌着说:“县令夫人说,少爷安排了人手专门给她们用,为了怕有不知事的地痞流氓滋事,还特意关照了他们”
她越说就越是小声,知道瑜侧妃的心情不好,完全不敢添油加醋。
他们疯了才会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瑜侧妃不好惹,可是楚景谙也不是什么好应付的主儿。
当初长寿的哥哥是楚景谙身边第一得用的人,楚景谙去哪儿也不忘记带着他,可是就是因为后来出了易二的事情,楚景谙嫌弃他嘴巴不牢,就干脆弃之不用了。
这么多年的情分,他连看也没有多看人家一眼,就径直把他打发了。
他不要了,长寿的哥哥也没地方能去,府里的管事都精明着呢,见楚景谙厌弃了人,可着劲儿的作践,最后把人打发去庄子上干苦力了。
就连长寿也遭到了牵连,这么多年来一直都不得露脸,还是最近不知怎的就投了楚景谙的意,才能跟在身边伺候。
要不是他幸运不知撞了什么好运,那就是被冷落一辈子的命,跟他哥哥也差不多。
他们知道自己主子的性格,怎么可能敢把事情往身上揽,往外推还来不及呢。
现在瑜侧妃这么说,他们正巴不得,急忙就答应了,片刻也没有犹豫。
瑜侧妃如今看着他们便觉得心烦,摆了摆手让他们出去了,便回头看着彭嬷嬷,加重了语气叮嘱她:“这件事尽快去办,不能耽误。”
彭嬷嬷答应了一声,弯下了腰又有些迟疑:“您是不是再考虑考虑?少爷他他的性子自来是倔强的厉害,要是您不跟他商量就把人给怕到时候不好交代啊。”
瑜侧妃就这么一个儿子,自来看的跟眼珠子没什么区别。
楚景谙是绝不能娶一个毫无助力,还给他带来非议的女人的,她冷淡的瞥了一眼彭嬷嬷,说出来的话更加冷淡:“他若是为了一个女人就对生他养他的母亲不孝,那他还能有什么用处?我往后又怎么还能靠得住他?”
彭嬷嬷被她看的心里发凉,不敢再说,急忙答应了。
虽然她觉得楚景谙这回恐怕不是那么好应付,却也不敢违逆瑜侧妃的话,这两母子之间到时候就算有什么争执,那也让他们自己争执去吧。
屋子里没有点灯,彭嬷嬷出去了,瑜侧妃就躺下闭上眼睛,喊了个小丫头进来替她捏肩膀。
今天应付完了临江王,转眼就又得处置儿子的事,她有些疲惫,就连躺下了也还是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她虽然才刚斩钉截铁的下了决定,心里却不是真的一点都不担心的,她生的儿子她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