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大夫人这是很满意了。
卫老太太笑了笑,问她:“阿元怎么说?”
卫大夫人看着花嬷嬷替卫老太太添了热茶,才轻声道:“她也是满意的”她顿了顿,便诚恳的望着卫老太太,轻轻的喊了一声娘,推心置腹的道:“阿敏的事情过了以后,媳妇儿在心里想了很久,什么身份地位,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看人品。我跟林夫人相处了许多日子下来,对她的为人也算是了解,她是个极不错的人,对阿元也是满意的。且难得的是,她们家里有个规矩,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光是这个规矩,便让媳妇儿动心了。何况他们家孩子实在是个好的,素有贤名,又不是一味的愚孝之人,媳妇儿再三思索,觉得这门亲事可行。”
卫大夫人甚少这样长篇累牍的说话,可见她对这门亲事是真的满意的。
朱元朱焕已经从朱家脱离出来,便是卫家的人了,他们的婚事,肯定都是要卫老太太首肯的,卫大夫人期冀的望着卫老太太,抿了抿唇又道:“我知道这地方有些远,可林夫人也说了,现在他中了举人,过些日子是要进京读书赶考的,打算让他们小两口在京城常住”
林家的确算得上是很通情达理了。
卫老太太凝视着她半响,沉吟着点了点头:“既然你说的他们这样好,阿元自己又满意,我自然没什么好反对的。只是我也想见见林夫人和林公子,除夕家里既然设宴,便也不在意多邀请几个人,你请他们一家人来做客罢。”
卫老太太这也是为了朱元好,才会这样慎重,卫大夫人心里知道,也知道卫老太太这样表态已经是同意的意思了,只要除夕之宴林家的表现过关,卫老太太觉得他们果然不错,那这件事算是成了。
得到了卫老太太这句话,卫大夫人才算是放心了,轻轻松了口气,微笑着答应了下去,又跟卫老太太告辞-----要安排除夕的宴席,她近几日都是很忙的。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刘必平的案子进展的很快,因为挨上了夏松的关系,隆庆帝对刘必平深恶痛绝,直斥他为乱臣贼子,三司在此情形之下从严从快的审理,终于赶在年关之前将此案审理完毕,呈上去交由隆庆帝最后处置。
隆庆帝身子越发差了,常年服食丹药,使他的性情也变化极快,时常大发脾气,看完了刘必平的罪状之后,原本已经给刘必平定了凌迟了,他还觉得不够解气,其他附庸刘必平的官员,和之前在朝中并未被挖出来的跟夏松等人有关的同党这回也全都尽数挖了出来。
京城一时抄家成风,人人谈刘必平和福建色变。
消息传回福建,卫老太太便笑了一声:“这回是真的清静了。”
不必再担心刘必平在朝中的人使绊子,最后又弄出什么枝节来。
卫安点点头,扶着她在院子中赏梅,闻言便笑着道:“其实之前便清静了,毕竟有刘夫人的亲口证词,再不济,还有罗源呢。别人不好说,可是罗源却是确确实实是真的投靠了海寇的,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也根本遮掩不住。他自己站出来说刘必平是他的同党,那谁能不信?刘必平根本就不能脱身了。”
卫大夫人正好领着朱元过来,听见她们还是在商谈刘必平的事,就有些惊讶又有些担心:“不是已经定案了吗?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
她在泉州呆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有泉州知府庇护,可是也一直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生怕什么时候刘必平便真的朝他们下手。
后来刘必平更是差点儿用瘟疫把她们给杀死,若不是卫安去的快又随身带着治疗瘟疫的方子,她们未必能活着挺到现在。
刘必平对于她们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人。
卫老太太知道她是听岔了,笑了笑便摇头:“圣上金口玉言,亲口下的杀令,如何会朝令夕改?不是这回事,这回是三司呈上去的刘必平的同党诸人名册的事。不过也都已经有定论了,你放心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