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跟隆庆帝是亲兄弟。
若是真的有什么事,那登上那个位子的,最有可能的就是临江王。
刘必平闭了闭眼睛,想到这里就觉得胸闷气短,可是他偏偏就跟临江王不对付,临江王也看不上他。
而现在他还在跟沈琛做对
刘必平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冷淡。
要是楚景行还活着,倒是能运作运作,跟临江王扯上关系,可是偏偏楚景行死了,现在的世子楚景吾跟沈琛好的跟一个人似地。
他甩了甩头,觉得自己想的有些太过于复杂了,不管怎么说,至少现在还不是临江王的天下,只要隆庆帝那里松了口,到时候他照样还能当他的官。
只要事情做的漂亮一些,让人抓不到把柄,谁都不好把他怎么样的。
反正这事儿他又不自己沾手。
他冷冷的笑了笑,听见刘夫人在外头喊,便应了一声,出来穿好了衣裳,又走到外头吩咐丫头去前头找自己的长随,吩咐长随第二天一大早便去找他的亲卫过来。
耽搁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先解决罗源的麻烦了,找了这么些天,竟一点动静都没有,再这么下去,凭罗源的本事,要是被他跑了,以后再来寻仇,那就是大麻烦。
凡事都怕夜长梦多,他最近身上的麻烦事太多了,能解决一件是一件,否则应付沈琛的同时,哪里有精力来应付一个多出来的罗源。
丫头急忙答应了,知道还没下钥,就匆匆忙忙的转身出去了。
刘夫人见他深夜还要找亲卫,不免有些担忧:“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听说今天祭祀妈祖娘娘的事就出了问题翻了船,死了不少人”
刘必平却并不跟他解释,只是淡淡的道:“既然钦差大人要查案,说不必我们招待,要做出个清官的样子,我们也没必要上赶着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吧,别搀和这事儿了。”
虽然不明白到底为什么刘必平是这个态度,可是榕城知府和在座的其他官员也都知道刘必平的脾气,他说一不二,他们也就不再多说,只是纷纷都笑着应了是,陪着笑答应了。
刘必平嗯了一声,很满意他们的听话,喝了口参茶提神,又揉了揉自己的额角,才皱着眉头道:“邸报诸位可曾看过了?”
榕城知府最先反应过来:“已经瞧过,部堂大人,听说巡盐筹得了不少银子,林三少立下了大功,浙江之困俨然已经要解了。”
说起这个众人就都提起了精神。
倭寇侵扰浙江和沿海多年,如今朝廷是摆明了下定了决心要将倭寇给一网打尽,永绝后患了,之前是银子不够,现在朝廷连银子都筹够了,浙江那边就更没什么顾虑了。
浙江总督是个狠角色,手底下都是精兵强将,颇有几个不怕死又能打的将领,听说新任的台州参将便一往无前,在最新一战当中歼灭倭寇二千余人,解救当地被俘虏百姓一千余人,这可是个好兆头!
有这么多精兵强将,又有后援支持,浙江后顾之忧一解,这仗要打赢,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刘必平微微牵了牵嘴角算是笑了。
朝廷打了大胜仗,也就意味着那些倭寇们有不少被俘了的,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些不长眼的透露些什么。
他皱了皱眉头觉得心烦,越发的觉得沈琛的事情要紧-----说到底,杀了沈琛,他的事进展就能加快了。
想到这里,榕城知府等人一片吹嘘吹捧的恭维话他一句也没听进去,等到他们齐齐的喊部堂,他才回过神来,问:“什么?”
“部堂。”榕城知府看出他的心不在焉,颇有眉眼高低的俯下身子尽量语气平静的道:“刚接到消息,按察使齐应征和都指挥使李政前去拜会钦差了。”
刘必平挑了挑眉。
他这个总督兼布政使都没动静,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倒是这么快就迫不及待的去凑热闹表忠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