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老太太蹙着眉头,吩咐花嬷嬷:“让林海他们加强戒备,我虽然是个老婆子,刘必平不在乎我,可是说不得安安真的找到了沈琛呢,到时候我这个老婆子可就又有些用处了,得防着别人拿我们当成要挟安安他们的把柄才好。”
她绝不会拖卫安的后腿。
花嬷嬷急忙应了一声是,出了门便找了林海,先吩咐他到每个地方都要送上名帖,特意按照卫安的吩咐,又分别往水师提督黄一清那里又多送了一份名帖。
林海向来是稳重的,花嬷嬷吩咐下来的每件事都事无巨细的办的妥妥当当的,又问花嬷嬷:“姑娘她们怎么联系我们?”
他的儿子林跃也跟着卫安呢,他这个当父亲的作为下人自然什么都不能说,可是怎么也会担心。
花嬷嬷明白他的心情,轻声道:“我也不知道,咱们肯定是联系不上姑娘的,只能等姑娘联系咱们,不过你也放心吧,姑娘身边还有谭喜他们,一个个的都本事大的很,赵期当初还去了一趟湖北,不也照样全须全尾的回来了?有他们护着,姑娘会平安的。”
林海急忙摆了摆手:“我不是那个意思,跃儿他自来就跟着姑娘,能跟着姑娘是他的福气,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因为怕危险就有别的心思。我的意思是,怕到时候姑娘危险,毕竟咱们船上现在带走了一大半的镖师”
这倒是事实,卫安把家里派来的四十家将还有雇来的大半镖师都留下了,自己身边带了二十余人走了。
就这样,她还嫌人多,说是人多了就容易暴露行迹,自己穿了男装,打扮成行商的商队才放心走了。
花嬷嬷看了一眼船头和二楼巡逻的那些镖师,对卫安倒是很有信心:“不怕,姑娘向来有主意,她既然会这么做,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卫家的大船只在码头上停泊了不久,就仍旧照着原计划往福建去了。只是若是有心人就会发现,那上头的镖师虽然仍旧人数众多,可是时常在甲板上跟镖师门插科打诨的几个人却再没有见到踪影。
船舱里布置的很是温暖,纵然是在赶路途中,卫家也没有让卫老太太将就,将船舱布置得跟老太太在京城的卧房也差不了多少。
花嬷嬷捧着一碗燕窝粥进来,见卫老太太披着一件青绢披风正独自坐着,就急忙上前放了燕窝替她将船窗掩上,有些担忧的说:“老太太,外头风大着呢,您小心着了凉。”
卫老太太笑了笑,见花嬷嬷很是担心,就取笑她:“你呀,人都说人老了就百无禁忌了,你倒是好,越老越怕了。”
花嬷嬷被她一说,顿时就有些不好意思,见卫老太太还有心思开玩笑,心里却又莫名放心了很多,笑了笑替卫老太太把燕窝粥吹凉了放到她手里,就道:“可不是么,我也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到了这个年纪了,竟还想不开了,生死原本就是常事嘛,您老人家经常挂在嘴边的。”
这是在逗卫老太太开心。
她见卫老太太喝了一口就不再喝,不由就道:“您还说我胆子小害怕,您自己还不是一样悬着心?姑娘走的时候您是怎么说的?您答应了她,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可您瞧瞧,晚上便没用什么东西,现在连粥也不喝,要是被姑娘知道了,她怎么放心的下呢?”
卫老太太没有否认,叹了一声气:“她是个倔强的孩子,都已经有了主意了,旁人说的话她哪里有那么容易就能听得进去?何况沈琛是必须得救的,我知道阻拦不住她,自然就只好让她不必替我担心。”
这么一说,当时跟卫安商量好的事卫老太太就又想起来了,再三跟花嬷嬷确认:“对了,信送出去了没有?不能出差错,让林海亲自去办。”
花嬷嬷也不再玩笑,听见卫老太太问就点头:“您放心吧,都已经送出去了,是林管家亲自去送的,不会出差错。”
她挑亮了一点烛火,又问卫老太太:“老太太,您说,姑娘的法子管用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