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帝国支撑者 暗夜之光 4436 字 2024-04-20

当然,他们建议,对于吉安的伍文定,可以围而不攻,令其再无法捣乱即可。毕竟,吉安地势险要,一时间绝对是无法攻下来的,反而会浪费咱们宝贵的时间,得不偿失啊!

于是,在他们的建议之下,宁王朱宸濠率领主力军队亲自北征,居然士气大振,而且这杂牌军居然并不白给,战力惊人,几天之内便已经军临兵家要地-------安庆。

安庆,地处南京上游门户,自古沿长江而下用兵者,若攻取安庆,南京必然是囊中之物。

虽然宁王朱宸濠准备不足,军备不行,但却也明白这个道理,明了这地理位置的重要,大军抵达安庆城之日,立刻下达了总攻命令,数万军队将安庆围了个水泄不通,日夜不停地攻打这个要塞,誓要将安庆早日攻下来。

这还不算什么,就这几日功夫,南疆各地居然不同程度地有贼人反叛,纷纷揭竿而起,此时的南疆真可谓是遍地疮痍!经过证实,这些家伙是在响应宁王,也算是这些年宁王到处招兵买马的成果!谁也没想到,这南疆居然已经崩坏至此。

而南京兵部听到这些战报之后,更是有些瞠目结舌,争于应对,但各地兵力皆无法调遣,南京城中兵力虽然可以援救,但却是有些杯水车薪,只因为,这南疆不只是贼人们叛乱,而一些官员也相继宣布附翼于宁王之后,到处杀人放火。南京城中的那点兵力如何能够顾得过来?谁也没想到,南疆居然这般混乱,相比之下,之前云南叛乱的声势居然被比了下去。南京小朝廷四处救火,却也无法将这股火焰来掉。

而有这些声援,宁王自然是如虎添翼,再无后顾之忧,安庆被破只怕是指日可待了,相反,南京朝廷却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救还是不救,这是个难题!故而南京小朝廷派人前往朝廷求救。此时,这份战报落入了刘大夏的手中。

接到这份战报,刘大夏大惊失色,不顾大家疲惫,立刻下令,大军起行,直奔南疆,同时,要求军队日夜兼程,没有休息之日,每日只是路上吃一些干粮,以填充肚腹,争取早日赶到南京。明中信、王守仁、以及各位将士自然没有意见。

于是,这支军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直奔南疆。

然而,两日后,他们再次接到了战报。

安庆居然坚苦磐石,托住了宁王主力军。

却原来,那宁王到了安庆之后,立刻攻城,几日下来,却是根本无法攻破这座坚城,只因为,天时有了,地利也有了,但人和却是不占在他们这边。

只因为,就在此时,马氏族人跳了出来,给了宁王朱宸濠狠狠一击。

说起这马氏族人,还得从正统年间的马义说起。

这马义,乃是河南新野人,初被任职试百户,正统年间,征孟卷。景泰年间,征福建、湖广。天顺年间,破两广大藤峡。封指挥佥事。这马义不空前团结人穷志短浔、梧等处,征寇累功。特敕升加,赠世袭骠骑将军,管理总兵官属,敕命为都督佥事。马义晚年奉敕编纂家谱之时,职务已经升至广西总兵。

从他的升迁之路,咱们不难勾勒出马义生前的晋升之路。按其祖马哈直来到安庆时所任不过是千户之职,官职并不显赫,仅为六品,远低于指挥使和指挥佥事。故马义的出身并不算高,刚开始不过是一般的安庆卫军士,他第一次因功升迁是在正统年间,升为了副千户,开始接近于其祖马哈直的地位。之后,他才脱颖而出,出任了佥事之职,职位超过了其祖,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之后因参加了大明天顺年间广西的战事而累功,于成化年间,升为了大明广西总兵的显职,达到了一生功业的姐姐。

也正因为他的显赫,才被大明皇帝安排下修撰《怀宁马氏族谱》,要知道,马义可是出身教回教的,一直以来,的文化传统中根本就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他们也没有祭祖的传统。所以,马氏家族早期,根本就没有族谱。到了大胆,马氏家族的汉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家族关系进一步复杂,有了编修家谱的文化和现实需要。

成化皇帝于成化四年(1468年)下旨加封马义和其亲亲母,赐风水宝地广照山与其修建坟茔,并让其编纂家谱。而马氏家族一番深究下,马氏家族居然早在马依泽入华的公元961年,至马义编修家谱之时,已经超过了500年的历史,计20代。而其间,由于是成化皇帝亲自下旨要求的,故而这宗谱之中,居然收录了多达13人所做的序言,其中不管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等高官,这就令昨马义个人的声望以及马氏家族的声望显赫无比。正式在安庆立下了足迹。

而马家也正式在安庆繁衍,才形成了如今的大家族。而他的子侄马斌(方伯)、马隆(占伯)、马聪(慧灵)、马良(彤昭)、马俭(治舒)、马周(洽文)、马和(燮文)、马贵(擎纲)等8人也有不少人在安庆卫中任职。一代传一代,令得马氏声威在安庆更加显赫,形成了如今的大族。

也正是这一大族,在宁王朱宸濠反叛之时,居然率先给宁王制造了阻碍。

在马氏族人的引领下,安庆百姓顽强地给予宁王的招待方式,那就是火枪弓箭。这也造成了宁王朱宸濠连续攻击都无法攻下安庆,于是,便找来了一个投降官员进城劝降,此人是安庆人,所谓人熟好说话,他希望通过这个投降官员的招降,令安庆人心散乱,进而破城。

然而,事实证明,他是异想天开。

这投降官员可不傻,然而,领导要求,他不得不去,万般不情愿之下,他进了安庆,而马家族人却也在族长的带领下,见到了这位官员,第一时间,马族长就下令要砍了这官员。

而这官员立刻反悔,反而为马家族人出主意,要里应外合,给宁王一个教训。

但马族长不同意啊,只因为,他还怕这官员是宁王派来的内奸,骗取他们的信任之后给予背后一击,这可不行,不过送上门来的家伙,不用白不用。

于是,马家族长要求这官员做到一件事,否则,必然会杀了他!

而此时城外的宁王可不知晓,他期待着兵不血刃收取安庆,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就在此时,突然,城门大开,一个官员打扮之人出现在城门处,向宁王军队招手。

宁王心喜,这是成功劝降了!他就要挥手令军队进城。

然而,李士实与刘养正却是觉得蹊跷,举手制止了宁王,当然,他们也无法排队人家真的投降的可能,就派人上前去要求城主出城投降,再行进城。

而那投降官员却是再三保证真的是投降,但人家马族长要求一队人马进城受降,谈妥条件再行献城。

宁王与李士实、刘养正商议之下,决定派人先行看看。

于是,一队人马先行入城,准备谈妥条件,再行受降,接管城池。

然而,这支军队刚刚走到城门之下,城门上弓箭齐飞,城门内更是冲出了一队人马,一阵砍瓜切菜,全歼了这支军队!

宁王与李士实、刘养正大惊失色,连忙命军队冲出,要救援那队人马,然而,人家早已经撤回了城,安庆城又变成了那座艰城。他们气极败坏地进行了骂战。

还别说,这番骂战居然有效果,城头之上有了回应。

然而,这回应更令他们有些瞠目结舌,却原来,城头之上居然是那投降官员,直接就被扔下了城头,而随即一个个人头掉了下来。

宁王有些目瞪口呆,这是怎么了,难道这些人头都是那支军队的吗?然而,他看到,城门处可是血流成河啊!那些军士不好好躺在那儿等候掩埋吗?这些究竟是什么人?

此时,马族长居然令人大声喊话,这下,证实了,原来,这些人头居然尽皆是那投降官员的家人亲戚,被一锅端了!

却原来,这马族长居然想到了一个极其阴损的招数,那就是派人将这官员的家人亲戚收拾了个遍,尽数屠杀,以此来激励士气,还别说,百姓士兵们见了这般狠辣的手段,知晓了投降的后果,尽皆毛骨悚然,心惊胆颤,发下誓言,要誓死护城,一时间士气大振。

而宁王却是遭受了顽强的抵抗,根本无法攻下安庆,一时之间,他居然无计可施。

就这样,安庆居然守了下来。

刘大夏闻听此战报,自然是喜上眉梢。

然而,就在此时,突然,账后居然传来了一声叫喊,“痛快!”

一瞬间,刘大夏面色大变,惊声尖叫,“有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