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跟孙秀才说好的就是这西山楼。嬴翌是不知道西山楼,但孙秀才知道。这里是叶县的一个标志,很容易找到,所以约定在这里。然而嬴翌却不知道,孙秀才住在哪间房哪个院子。
这乌漆嘛黑的,难不成要一个一个院子去找,一间房一间房的去敲门?
二牛也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低声道:“现在咋办,嬴哥儿?”
嬴翌皱着浓眉想了想:“见机行事。”
正此时偏院的门嘎吱一声打开,嬴翌忙扯着二牛藏在角落里,就看到一个小二模样的小厮从院子外面走了进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的抱怨着,大抵是在抱怨掌柜的怎样怎样压榨。
嬴翌心中一转,就从黑暗中站了出来:“小二。”
那小二吓了一大跳,只看到一个魁梧大汉从黑暗中走出来,不禁抖了抖。
“你你是谁?”
嬴翌温声道:“我有点事想要问问小二哥则个。”
小儿看清嬴翌面孔,虽然略显粗犷,但并不狰狞阴鸷,不禁稍稍松了口气,道:“这位客官,这里是偏院,我们这些小厮住的地方。您怎么到这儿来了?”
嬴翌道:“我和我这位兄弟喝了些酒,本想去找孙秀才说说话,没想到到了这里。”
二牛也走了出来。
嬴翌问:“孙秀才住哪个院子?乌漆嘛黑的,找不着路。”
“孙秀才?”
小二哥一听,说道:“可是二十五六岁,小眼睛,白面无须的读书人?”
嬴翌听了,不禁为这小二哥的激灵感到诧异,他笑道:“孙秀才可不是小眼睛,也不是白面无须。你说的是哪个孙秀才?”
原来这小二哥竟然是在试探呢。
毕竟嬴翌两个太突兀了。
小二哥一听,才长长的吐出口气:“客观您别怪我小心思多。现今世道不太平”
嬴翌摆了摆手:“应有之理。”
诸夏神州的历史是跟着读书人走的。因为书是知识的载体,而掌握了知识的读书人,自然就是这片大地上左右风云的群体。随着朝代的变迁,读书人的地位越来越高,但读书人的节操,却越来越低。
有明一朝,读书人的社会地位达到一个巅峰状态。但整体的节操,已跌落到了水平线以下。
宋灭之际,有十万人蹈海赴死。明亡之时,这样的人已少之又少。
水太凉,头皮痒,这是如何的讽刺?
他们在这个朝代拥有高到能左右帝位更替的层次,拥有的社会地位达到历朝历代的巅峰,却在国家危重之时,没有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反而使劲的挖这个国家的根。
明朝的灭亡,汉儿为奴,在嬴翌看来,至少有七成的罪孽要落在这群读书人的脑袋上。
孙秀才就是个读书人,功名在身,虽然只是个秀才,家里也不算豪强富贵,但在叶县和裕州这两个地方,他还是有地位的。他是读书人这个阶层中的一员,能享受到百姓享受不到的地位和待遇。
嬴翌担心叶县因为早闭城门,孙秀才进不去。但二牛一句话,让嬴翌明白过来。这不是几百年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不能拿后来的眼光看待。
“怎么办嬴哥儿?”
二牛抓耳挠腮。孙秀才进得去,他们却进不去。难道硬闯?这不可能嘛。
“走。”
两人远远离开,嬴翌看看天色才道:“天就快黑了。等天黑我们再进去。”
二牛懵懂。
夕阳很快坠下西山,天色迅速黯淡下来。不知何时,城头上已燃起灯火。二牛和嬴翌蹲在一棵树下,时不时张望张望。二牛冷的瑟瑟发抖,抱着双臂瑟缩成一团。
嬴翌站了起来:“走吧,进城。”
二牛茫然的跟在嬴翌后面,借着夜色,避开城头的视线,悄悄摸到城下。
叶县并不是一座大城,城墙不高,不过丈余,三四米而已。这点高度普通人不能及,但对嬴翌却算不得障碍。
“来,咬着。”
嬴翌递给二牛一截木棍。
二牛茫茫然,嬴翌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一口把木棍咬住。
嬴翌又道:“噤声,千万不要叫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