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摩诃还没有点头答应,周确的脸色就已经先变了。
如果萧摩诃按照李荩忱所说的这么做了,就分明是在和李荩忱达成协议,而且还是背着朝廷的协议。
周确虽然不是那种宁古不化的人,也明白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然而这一场大战什么时候发动、在哪里发动都没有确定,而战略的目标却是整个沔水和淮水沿线,这是已经关乎到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了,如果萧摩诃打赢了,那么南陈就可以直接挺进中原,而如果萧摩诃输了,那么北周军队很有可能要兵临建康府城下了。
但是周确更清楚,李荩忱和萧摩诃现在正在讨论的是国战,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生死不可能由他们两个如此决定,这样陛下和朝廷还有东宫这个南陈未来的主人都将被放在哪里?
周确皱眉的神情金属罗在李荩忱的眼中,更或者说李荩忱一开始就在看着周确。
他很清楚自己提出来的计划对萧摩诃有多大的诱惑力,攻破襄阳、突破淮水,这是从陈霸先开始,到侯安都、再到吴明彻,最后到萧摩诃,几代南陈将领一直以来的梦想。
李荩忱给了萧摩诃一个梦想成真的机会,萧摩诃很清楚,并且不会放弃。因此李荩忱有把握萧摩诃会听从自己的安排,甚至可以说只要萧摩诃现在保持按兵不动,李荩忱的目的实际上也就已经达到了。
他需要的不是萧摩诃此时主动挑衅,而是在北周最虚弱的时候给予其致命一击。
可是李荩忱可以确保萧摩诃的态度,却没有办法确保周确的态度。这个老人能够在沈君高等人袖手旁观、陈叔宝这个太子也只知道游玩享乐的时候苦苦支撑东宫,使得东宫在陈叔陵的攻击之下一直屹立不倒,肯定还是有本事的。
更重要的是,以周确的资历和能力,如果他对于这件事有所不满的话,肯定足以影响到萧摩诃的判断。
萧摩诃和周确交换了一个惊诧的眼神,而此时他们方才想起来李荩忱在北侧安排的大将是萧世廉。
之前萧摩诃和周确也不是没有思考过李荩忱为什么这么安排布置,在他们以及很多人看来,这当然主要是因为李荩忱想要避免让萧世廉和萧摩诃存在直接冲突。
但是现在看来李荩忱更多的是想要萧世廉能够和萧摩诃在北方战线的作战上能够相互配合!当别人都以为李荩忱会尽量完善北方防线、以求能够抵挡北周进攻的时候,李荩忱正在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杀出去,将汉中也据为己有。
从襄阳到汉中实际上就是一条沔水防线,无论这两个节点之中的哪一个失守都会威胁到另外一个的侧翼,只要稍加发力就能够将两个节点彻底打通。
谁都不敢想象,当萧世廉出剑阁的同时,萧摩诃出襄阳,会给敌人带来怎样的压力。
这个道理周人也不可能不懂,但是因为周人内斗的缘故,现在襄阳的尉迟迥和汉中的韦孝宽实际上只能各自为战,甚至双方还会避免不了的存在摩擦。
这就是李荩忱和萧摩诃能够利用的机会,而他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这摩擦愈演愈烈,最后坐收渔利!
萧摩诃打量着李荩忱,他知道李荩忱从来都不是胆小之人,更或者说李荩忱说自己胆小,那就没有人算得上胆大了,这也是萧摩诃欣赏李荩忱的地方,毕竟这个年轻人有的时候的胆大妄为和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恐怕谁都没有想到,李荩忱会用这种方式来破眼前的这个局。
李荩忱回过头看向萧摩诃:“一旦我们突破汉中和襄阳,敌人的沔水防线就名存实亡,而我们的兵锋向北直指长安和洛阳,如此一来敌人的淮北防线侧翼甚至腹背受敌,将军以为敌人还能坚持多长时间?更何况据某所知,淮北的王轨早就已经坐不住了,已经抽调部分兵力北上准备响应邺城的宇文宪兵马,到时候王轨又有多少心思站出来和我们相对峙?”
萧摩诃和周确的脸色都是变了变,荆州和巴蜀同时出兵,而江南和届时的淮西之兵两面夹击,这样的战略安排给他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