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笑着说道。
李寒露开口说道:“哪有,就是觉得夫君很有福气,随便收几个女仆,竟然都这么的漂亮,太漂亮了。”
很明显,语气之中还是有一股酸酸的气息。
“小宝贝,还说自己没生气,都闻到酸味了,哈哈哈!”
李安笑着说道,并松开李寒露,现场人太多,也不好一直抱着自己的夫人。
在与负责迎接的官员客套一番之后,李安就前往早已准备好的住处休息去了,当然,是要带上自己的夫人一起去的。
“寒露,芽儿,你们怎么跑这么大老远的来接我,这跑的也太远了,一路上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吧!”
到了住处之后,李安拉着二人的手,非常关心的问道。
“吃苦头?怎么会呢?一路上坐火车来的,别提有多舒服了,沿途还可以看各种各样的风景,哈哈!”
李芽儿没心没肺的笑着说道。
李寒露白了李芽儿一眼,开口道:“夫君,我们在京城听说您就要回来了,所以,便提出要来广州接您,如玉姊姊是同意的,我们也是想早些见到夫君才这样的。”
李安非常的高兴,大笑道:“哈哈哈!就知道你们想我了,这一走就是一年多啊!我也想死你们了,天天看着月亮想你们啊!”
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基本上也是事实,李安一路上确实经常思念自己的夫人,只不过有美人陪伴,所以,思念的幅度并不大,远不如几位夫人思念自己的力度。
二人听了李安的肉麻语言,都高兴了起来。
“夫君,你一定不知道,在你离开的这些日子,京城的所有人,几乎都非常的想念你,一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夫君了。”
李芽儿高兴的说道。
李寒露接着说道:“夫君,自从您离开之后,京城的研发中心,一直没有推出太让人意外的产品,所有人都说他们就是一帮废物,只要没有夫君在京城坐镇,她们就造不出新的玩意儿,而且,他们造出的少量稀罕物件,也都是夫君临走的时候,给他们的图纸,他们照着图纸研究出来的,不能算是他们自己的功劳,得算在夫君的头上。”
李安闻言,嘴角淡淡一笑,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研发中心的人才,虽然已经经过了培训,李安也重点培养了一批人才,但他们毕竟是大唐时代的人,思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让他们照葫芦画瓢倒是没有太大的压力,可若是让他们独当一面,去设计一个划时代的新产品,他们是绝对不可能有这个能力的。
后世的很多科学产品,都是经过了无数科技人才,呕心沥血打造出来的东西,绝对不是轻轻松松搞出来的,这里面究竟耗费了多达的心血,只有研究者自己知道,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科学家汗水的结晶。
而李安之所以如此牛逼,就是因为早就已经见过这些东西了,如此,只需要把图纸画出来,就能够让这些研发人才去慢慢实验,从而把产品给制造出来。
也就是说,李安这是在抄袭,在抄袭后世科学家呕心沥血熬出来的成果,然后把这些都说成是自己研究出来的,若是后世的科学家知道了,估计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把自己打一顿。
京城的权贵,在适应了李安造出来的新奇玩意之后,都已经上瘾了,并希望李安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以满足他们生活之所需,只可惜李安南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了,而且,一走就是一两年的时间,这种戛然而止的惊喜,着实让这些权贵颇为不舒坦,他们都非常盼望李安能早些回到京城,然后继续研发出更加有趣和实用的物件,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
“哈哈!就知道这些不成器的家伙,搞不出太新奇的玩意,你们的夫君回来了,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鲜物件被搞出来,你们就等着惊喜吧!”
李安非常高兴的笑道。
李安的船队里,很多都是又高又大的蒸汽船,所以,隔着很远就能看得见,就算地球是圆的,但因为船队的旗帜很高,所以,隔着很远就能看到,尤其是望远镜发明出来之后,就更容易发现了。
港口负责安全责任的护卫队士兵,早就通过望远镜发现了李安的庞大船队,在确定船队的身份之后,士兵兴奋的把消息向领导汇报,然后在一级级的汇报中,传达到了港口最高官员的耳中,最终连广州的刺史都知晓了。
而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且不存在保密的问题,所以,汇报的士兵也顺便告诉了港口的普通人,算是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难得的好消息。
得知大唐庞大的船队即将回到广州港,很多喜欢看热闹的人,都往港口方向去凑热闹,想要一睹大唐船队的雄姿。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李寒露和李芽儿了,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连忙带着望远镜到港口的有利位置,仔细的观察远处才露出桅杆的大唐船队。
“姊姊,没错了,这就是夫君乘坐的蒸汽船,看那烟囱太明显了,还有大唐的旗帜在船上飘扬,看的实在是太清楚了。”
李芽儿一边用望远镜观察,一边开口说道。
李寒露夺过望远镜,自己亲自观察了一会儿,嘴角露出非常兴奋的笑意,点头道:“没错了,就是夫君的蒸汽船,可惜隔着太远了,还看不到船上的人。”
毕竟,地球是圆形的,船只的身体被海水给挡住了,所以,看远处的船只,最先看到的,一定是船只最高处的桅杆,要过好一会儿,才能看到船只的主体。
既然港口的护卫队发现了李安的坐船,那么,李安坐船上的观察员,自然也发现了远处的港口,并向李安进行了汇报。
“近了,已经能看到港口了,哈哈!”
李安亲自爬到指挥塔上,看向远处的港口,不过,暂时还看不到港口的全貌,只能看到部分面貌,还需要再走一段路,才能看到整个广州港口。
又过了一会儿,李安已经可以看到广州港的全部景象了,这个庞大的港口比一年多之前离开的时候大了很多,内部的各种设施也变化不小,可以看得出来,发展的进度很是喜人。
“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广州港又大了好几倍,商船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了,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啊!”
李安看到广州港的规模持续的扩大,心里非常的高兴,这一切都是他的成果,若不是他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并且把广州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这个港口也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而李安之所以把丝绸之路的定在广州,完全是因为广州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好,这个优越的位置,最适合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别的地方还真的比不过这里。
当然,像江浙一带的苏杭等地,也同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的也都非常的不错,但就地理位置而言,广州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大唐的商人就不用多说了,在哪个港口做生意都一样,而来自海外的客商,最喜欢的落脚点必然是距离他们最近的广州了,而且,广州都已经连上铁路了,交通运输非常的方便,大量的货物在广州港口上岸之后,可以立即通过火车运输送到大唐的大部分主要地方,不会存在积压货物的可能。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外乡人都有抱团的习惯,来自海外的商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唐,自然喜欢聚集在一起做生意,如此一来,大家可以互相照应,不至于被大唐本地商人欺负。
即便是后世,外国人来华夏的也有很多,但靠南的广州却比其它地方要多一些,尤其是来自非洲大陆的人,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
李安不关心广州现在有多少来自海外的人,毕竟,就算海外的人再多,广州也不可能从大唐帝国的版图剥离,人越多越能够促进广州的经济发展,让整个广州发展的越来越好,越来越高端,日后形成百万人口甚至千万人口的大都市。
当然,自古以来,各个王朝都以都城为最大,若广州城发展到百万千万的人口,那么,长安城作为都城,发展的人口肯定会更多。
继续靠近港口之后,李安从指挥塔上走下,站在甲板上欣赏远处的港口,这样更加的稳当,而且,港口有这么多的围观老百姓,若是李安一直站在指挥塔上,靠港之后下船都会非常的麻烦。
而因为港口的人太多了,所以,尽管李安手中有望远镜,也时不时的进行观察,但始终没有发现李寒露与李芽儿的踪影,而且,李安也并不知晓她们二人来接自己了。
另外,由于李安的准确返回日期并不确定,所以,朝廷也没有刻意派人过来迎接,广州当地的刺史出来迎接就足矣了。
尽管李安没有发现自己的夫人,但李寒露与李芽儿却在不久之后,发现了站在甲板上的李安,这让她们很是兴奋。
“芽儿,你眼神比我好,仔细看看,站在甲板最前面的,是不是我们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