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蓟州城内

唯一还算得上幸运的就是,当杨若桥在野外的兴武镇得到了当地大户。一位名作侯峰的举人款待。

在那里,这位都察院御史总算感受到了一点人间的温暖。

但幸运的不是这儿。

而是在兴武镇歇息的时候被俘虏了……

至于真正幸运的地方就是,清兵里头罕见地竟然有个汉人。知晓这是来议和的使者后便劝说了那个牛录额真……没有杀他。

就这样,逃跑的京营禁卫军没有护送杨若桥。反倒是最后让满洲八旗兵一路护送杨若桥到了蓟州城。

只是……

杨若桥却再也不敢去想兴武镇后来的结果。

那一天……

一队女真马队冲进了兴武镇,高深的围墙没有丝毫作用。侯峰养得几十个庄客刚刚拿起刀枪与桦木弓便被射到十数。被近身冲杀以后,只是百余息,让杨若桥穿好衣服的时间,侯家大宅就已经陷落。

冲进去的满洲鞑子根本就是一群地狱里来的恶魔,见人就杀,见女的便发泄兽欲。敢于抵抗的,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咿呀学语的孩童,都止不住他们的杀戮。

当侯峰护着杨若桥战到最后,被上百鞑子围杀的时候,杨若桥见识到了这位举人的铮铮铁骨。

他是个硬汉子,面对冲进来杀戮的鞑虏破口大骂,丝毫没有半分畏惧。慷慨冲上去,被一个十五六岁的虏酋轻易捅穿心脏,依旧不曾屈膝,竟是有几分汉唐的铁骨。

侯峰赢得了鞑虏的尊重。

吓软了身子的杨若桥喊出了自己的使命,也得以苟活。

只是,每当杨若桥看到篝火的时候,都不由想起兴武镇里的那把大火。一把被鞑虏烧起,焚烧了无数罪恶痕迹的大火……

每次,想到此景的杨若桥都会睡不着做下无数噩梦。

噩梦里,是谦和有礼的侯刘氏。是牙牙学语,可爱的侯峰幼子。是与杨若桥大叹今不如古的侯峰老父,一位终身唯能考上举人的老秀才。

是那些朴实的庄客……

是京师的歌舞升平……

这样的噩梦一连做了三个。

直到又领军出击,不知从哪儿回来的阿巴泰决定接见这个议和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