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文根英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4431 字 2024-04-20

就这么让她混出门,也是头一回。

文根英虽然很少独自出门,不过却也没有一般女生所谓的路痴症,因此辨明方向后,就朝着正确方向走去。

拙政园虽然已经算是稍微荒废,不过地方太过有名,也是先祖颇有渊源的地方,文徵明的王氏拙政园记,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可都是文物级别的好东西。

虽然是黑夜,不过托福县令之前命人狠狠整治过治安,生怕有人惹到李向前,让其找到理由发飙,因此倒也平安无事,很快就到了门口。

到了这里,文根英才觉得不对,她出门的时候就是一门心思的想解决问题,可到了这里,却连叫门的胆子也无,一辈子大声说话的经验也没有过。

她左右为难,不过很快从园中窜出几位年轻小兵,却是将她围住,喝道:“干什么的!”

也不等答话,就已经将她掠进园内。

文根英万念俱灰,却是被拉扯进门,却不知道如何哭闹,这乱兵会如何对待她真就不知道了。

不过,进门后,却没有打骂猥亵的事情,一人却说道:“你也是来投奔自由的吧,放心,放心,我们保了啊,对了,怎么是一个人来的啊。”

“先去院子里吧。”

文根英似乎不知道如何是好,此时见了,只能懵懵懂懂的跟在后面,却是被引入了一处很大的屋子。

屋子很亮,不知道点的是什么蜡烛,不过上上下下都安静的很,哪怕屋子一共坐了十几人,而有一人正正在中央,似乎在说着什么。

文根英一生哪经历过这些事,此时的裹着的小脚也累的疼了,几乎走不动路。

李向前见了个陌生女子出现,却是并不惊奇,而是搬了一张竹凳过去,给她坐着,不过却是没有搭理,而是继续对众人训话:“大家还不懂,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破事儿,其实在历史上,不过几百年的时间,起码对平民百姓来说,很多时候,自由恋爱才是主流,起码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候,就是如此,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哪里养活得起那些走东家串西家,到处蒙骗人的媒婆啊,就是要现在才算数。”

这话倒是引起了哄堂大笑,文根英看去,却发现这些人显得很奇怪。

都是一男一女坐在一起,年岁都不大的样子,看打扮穿衣也一般化,人数有十几人,却是怪异的很,那些男子大多数看起来都是穷困的一般人,而那些女子都是姑娘打扮,都还没有开脸,不过,此时都是老老实实坐在那,听着李向前满口胡说。

“什么是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当然也包括自有恋爱的权力,人权大于主权,如果一个地方的政权,压迫自己治下人民的人权,那么,就要被我们长老会所讨伐,这是天选之权,绝对不是可以压制的!”

“啪啪啪……”

这番话,引起了座位上不少男女的鼓掌声,而且看表情,看鼓掌的响声,这可是真心拥护的。

李向前为自己做了多大的好事儿兴奋,说道:“好了,你们虽然都是各有委屈,但本质上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婚事,私奔来我处,我这里也没有什么,就是可以给你们发结婚证嘛,没问题,想要多少有多少。”

李向前想不到自己还弄了个民政局局长滴干活当当。

起初是一对慌不择路被人追赶的苦命鸳鸯,哪里人少往哪里跑,而这吴县现在最安全没有乞丐混混的地方,却正是拙政园附近的所在了。

之后也很简单,苦命鸳鸯被迎入拙政园后,追赶的人自然不敢硬闯,而李向前弄明白了前因后果后,也许有那么几秒钟想过把人送出去,不要惹事,低调通过,但马上就想到,这不是搞事的好机会吗。

想当年我党在武汉广州就是以劝人离婚,劝说小妾私奔为主要任务起家的,确确实实,对于被礼教禁锢的人来说,也许男人觉得不舒服,但起码有个活路,但那些女人却是活的很惨啊。

而一下子,拙政园有个能保护私奔者的大人物的传言也就出去了。

文强将那拜帖拿在手里,却是不断颤抖,此时天气虽热,浑身却是发寒。

文根英好奇心下,微微抬头,看过去,上面的字很好看,几乎和文根英自己的字一样纤细娟秀,让她第一时间就认出这是同为女人而写。

这是女人的直觉。

不过,哥哥的表现也太奇怪了,好似是遇见了极其难解的问题。

难道写信的女人,和哥哥有什么关系不成?那可是要好好告诉下嫂子了。

文根英与嫂子倒是关系不错的。

不过,女孩子家也不好太过放肆,刚想仔细阅读一番,哥哥却是将拜帖拿在手里,回过头看看她,似乎有些埋怨,不过,转头说道:“速速回府。”

文家准备了数顶轿子,也不等收拾的仆人,文强等着几个弟妹上轿子后,就宣布赶紧赶路,并且不断催促那些轿夫,拼命赶路,几乎有一路小跑的速度,连文根英等人的轿子都抛在身后。

虽然也有疑虑,不过文根英哪有权力去吩咐轿夫,那都是身边保姆老妈子左右扶持着,慢慢回到文府。

一路畅行无阻,回到内宅,却听内宅外宅都是一副鸡飞狗跳的模样,似乎人人风声鹤唳,内宅本身都是女人,回到书房后,文根英却是看了看丫鬟,示意让其打听一下。

作为女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是日常生活,偶尔可以去太湖观景,那也是身边无数老妈子做肉盾,等闲是看不见她的。

“老爷在让人收拾细软财物,搬去田里的庄子。”

“什么,这好好的。”

文根英皱了皱眉,觉得怪异,但平日里家里的事情,哪有他可以做主的份儿?

没过一会,却是她母亲跑了过来,“英儿,你赶紧收拾收拾,等到明日起早,打头先出城避一避,如果顺当,就在庄子里多住些时日。”

“娘,这是为何啊。”

作为庶出,文根英的母亲年纪不大,三十出头,身上的衣服也以简朴为主。

后世的时候,人们哪里晓得这些大户人家是如何森严到可怕?也许孔府后人还能吹嘘一下他们家族如何如何在曲阜那里教化那些教化了几千年依然无知的万民,但有一件事却是被发现,就是孔府家宅里,那些内宅里的女人要喝水,却是只能在固定时间,去接取人家从墙洞里倒进来的水……

文家当然还不至于如此的下三滥,事实上,孔家做事一向缺乏人性和底线,因为他家本身就是曲阜一霸,做事肆无忌惮,也就是到了近代,信息开始更高范围内传递,末代衍圣公的母亲居然是刚生下儿子就被毒死的,才为人所知。

文家要好得多,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有些竞争压力,族内如果缺乏有能力的人,很可能一代之内就会倾家荡产,因此反而努力的多,而身处吴县这种缙绅多的地方,也不好做的太过分,被人查知到丑事。

当然了,其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是相差仿佛的,都是以禁锢限制别人,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流氓的标准衡量自己。

文根英自然对父兄要求自己去做什么没有异议,不过,好奇询问一下还是可以的。

“有祸事啊,反正老爷怕了,让人收拾细软,赶紧全家去避祸,也不知道能不能躲过这一劫啊。”根英的母亲却是哭丧着脸,按照老爷所说,不能全家都跑,不然人家还不追杀千里?

儿女们可以走,夫人以“视察”庄子情况的幌子可以走,长子打着苦读科举的幌子可以走,但这文府,却是必须留下点人。

急切之下,自然是翻江倒海,不能自述,还有女人也哭了起来,鸡飞狗跳的。

文根英自然也无法争辩什么,可是身边的东西虽然不多,但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子顷刻之间也是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带什么走,而她娘也是将一些收拾细软带过来,以示托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