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不明白角厮罗都用意,粮食富裕的人家之所以没有出逃就是因为有足够的粮食吃而没有饿肚子,你现在把他们心中最后的保障也收走了,他们岂能干
至于粮食较少的人家也是惶惶不安,因为角厮罗把他们所剩无几的粮食也征调走了,他们下一顿就可能饿肚子,这时候谁还管你的意图是什么,人总要有活下去的权利。
错误的政策使得角厮罗把刚刚安定一些的逻些城带入了毁灭的深渊,原本因为恐惧和镇压平静下来的吐蕃百姓再次动荡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城外疯狂逃窜,而原本还能通过杀人稳定局面的军队却无法继续下手,伤害百姓的同时也在伤害着军队。
人性是个美妙的东西,他们控制了人的善恶,而杀害同族这种在道德上受到强烈谴责的事情可以在逼迫下干一两次,但不能大量屠杀。
最先崩溃的不是吐蕃百姓,相反而是角厮罗逐渐出的“斩首队”,这些人都是吐蕃的精锐,对角厮罗和吐蕃都是忠诚的,但他们不断的杀戮吐蕃百姓和溃逃的士兵,时间长了心中的阴影便越来越大。
开始出现抵触之后,手中的刀子就不再那么“锋利”了。
逐渐的有人开始放任百姓和溃兵的出逃,甚至自己也加入了出逃的行列之中,一路向宋军的招降大营而去。
没错,现在的宋军招降不是仅靠几顶帐篷就能解决的了,逻些城的出逃数量越来越多,宋军专门开设了招降大营,一个木质围栏的营地中满是从逻些城掏出的军民。
在这里设有专门供给吃食的地方,同时也有临时落脚休息的帐篷,还有准备分发的干粮,从逻些城中逃出的吐蕃人一旦抵达,便会被暗自在大营中。
宋军官员要做的便是“政治宣传”,把吐蕃眼下的情况和大宋未来的打算详细的告诉他,并让他自己选择要去的地点,并且给他们路上所需的干粮让他们离开。
这段时间招降大营就没停歇过,不断的有吐蕃人出城,也不断的有吐蕃人被遣散,给逻些城同样制造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