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251 字 2024-04-20

宋军所用皆是唐代的横刀,微后的刀背极为适合劈砍,而眼前自己手中这“中看不中用”的宝剑便能轻松砍断试剑木,那大宋将士所用的横刀呢?

最为关键的是这刀剑的生产速度,实在太过惊人了,反复的捶打不需要人力,其中的杂质便会渗出,一天怕是最少也能有数百柄横刀生产出来吧?

其实良子今天最想看的便是大宋的陌刀,但从头到尾她都不得一观,唯一的收获只有手中的这柄七星瑶光。

一骑飞快的冲了过来,见到良子的倭国仪仗后便翻身下马,对着内侍的耳朵说了句什么,之后良子便看到内侍的表情极为难看,眼神不自觉的向自己撇过来。

良子是何其聪明的女子,很快便知道应该是不幸的消息传来了。

果然如她的猜测,内侍上前,脸色迅速便的悲伤,即便是良子都觉得自叹不如:“公主殿下,倭国传来消息,您的父王,也就是倭国王上……薨了……”

良子微微颤抖,诸侯死曰薨,自己的父皇即便是死了也没有享受大宋的正确称呼,在大宋眼中倭国永远都不是一个帝国,而是一个藩属王国。

至于自己父亲的死因,良子微微苦笑,怕是父亲的大限已至,并非大宋做了什么手脚,这么做实在太过明显了,而若是大宋真的要除掉父皇,完全可以率兵攻入平安京,不至于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

良子转头望向皇宫,怕是现在的大宋皇帝比自己更不希望父皇离开吧?

没人比她了解大宋的手段,稳定住倭国,扣留自己的兄弟,待都护府的文武官员都到齐后,当大宋对倭国的文化改变之后,再让自己回国继承皇位才是最好的。

可现在,人算不如天算,父皇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也许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解脱,而自己的苦难也许才刚刚开始。

庆历这个吉祥喜庆的年号历时五个年头了,大宋的变化依旧惊人,仿佛这个王朝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北京城中的商人愈发的多了,谁都知道北京城的商贾远远没有大同府来得多。

而接纳大量劳力的工厂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无数的商品从这些工厂之中源源不断的卖向各国,即便是与大宋表面融洽背后多有龌龊的辽朝都需要大宋的商品。

没办法,大宋的制造业在这个时代领先于任何一个时代,做工精美,价格便宜的商品无论在哪都极具竞争力,大宋的商品行销天下,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抵挡得住。

这是赵祯的一种手段,以大宋出色的制造能力冲击各国的手工业,所有人都知道薄利多销的道理,大宋的商贾也不能例外,他们往往会把价格压得很低,以至于辽朝高丽等国的匠人费心费力制造出来的东西完全不能与大宋的相比。

虽然大宋是工厂制造的商品,但质量没得说,大量的工人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并以器械辅助,成本算下来低得多,几百年是运到遥远的阿巴斯王朝也是大有赚头的。

自从赵祯让良子彻底死心之后,她这个倭国皇女便开始在北京城中“闲逛”三才特意吩咐人对她多多“照顾”而这也是赵祯所希望的,北京城是大宋的中心,城中有许多不可告人的东西。

对于大宋来说并没有什么闭关锁国的政策,相反大宋对外极其开放,只不过在这个时代想要守护一些东西并非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北京城中的工厂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的。

大宋对蒸汽机的保护极为夸张,格物院的匠官隔三差五的前去检查,而蒸汽机的所在之地更是重中之重,北平府的衙役站班不算,更有禁军巡视。

大型的工厂当然有蒸汽机,多是些炼钢铸造的工厂,他们不光能生产菜刀农具,更是可以生产大量的铠甲和兵刃。

蒸汽驱动的大锤裹挟着巨大的动能重重的砸在还未成形的铁剑上,工人反复的反转这块剑胚,不一会的功夫便能生产出一柄上好的铁剑。

在淬火的热气中,花纹精美外表华丽的铁剑便诞生了。

良子震惊的望着这柄刚刚锻造出来的铁剑,经过一会的打磨,开刃,装鞘,挂苏流之后,这柄剑便可销往外朝,当匠人听说是倭国皇女要买这把剑之后,便在这把剑上镶嵌了精美的宝石。

红宝石镶嵌在剑柄上,而建桥上以蓝宝石勾勒出一副北斗七星之状,名字也很华丽,七星瑶光配上这柄剑实在是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