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乱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276 字 2024-04-20

蔡伯俙哈哈一笑,把碗递了出去:“这是我给我家亲随的,他没吃过这东西,让他尝尝鲜不为过吧?蔡石你愣着干嘛,我他娘的都快没得吃了!”

蔡石接过老爷递来的大碗,满满的一碗米饭和盖在上面的粉丝猪肉形成诱人的状态,再看到蔡伯俙的眼神后他便大口吃了起来,蔡石发誓,这是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食物,没有之一。

蔡伯俙瞧见蔡石狼吞虎咽起来,微微一笑的大声道:“给洒家来碗米饭!”说完便发现没人搭理他,因为第二盆菜已经端上来了,依旧是猪肉炖粉条,只不过里面还放上了白菜。

蔡伯俙大为惊奇:“怎么这盆有白菜,早怎么不上?!”

石元孙笑道:“哈哈,这可是我石家看家菜,你吃了便知晓,味道更好,还不腻嘞!”

接着石元孙便发现他错了,错在不该告诉蔡伯俙,那一大盆刚上的菜被蔡伯俙一筷子捞去好多,但很快便消失,这速度让人惊叹。

当当当当!急促的声音想起,所有人的意识清醒了过来,节日的气氛荡然无存,这是击打刁斗的声音,也是敌袭的示警,所有人都要放下手中的事情,即便是拉屎都要憋回去!

“敌袭!!”凄厉的惨叫声响起,整个军营却徒然安静了下来,只有每个虞侯发出的稳重叫喊:“敌袭,戒备!”

“敌袭,戒备!”

这句话在军中有力的传递着,非常稳重并无一丝慌乱,遇袭不乱是大宋军中挑选虞侯的最底标准,他们虽然是基础军官却有着极为重要的重要。

蔡伯俙眼中闪过一丝精芒,随即望向石元孙,石元孙点了点头,看来两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月光无私且公平的照亮夜晚的城市,每一个角落都会被它洒满银灰,相对于北京城热闹的夜晚,平安京却相去甚远,这让蔡伯俙稍稍有些不习惯。

仰望天空,天上的月光星光尤为强烈,真的可以做到月下读书的地步。

今日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圆,军营中的将士们也是辗转反侧,不少的人都走出营房仰望天空,而倭国华本地派来使臣送来了大量的美酒,只不过这东西的味道清单,根本就不像是酒,倭国人叫它清酒不是没有道理。

蔡伯俙喝了一口,随即想起石元孙刚刚对自己说的话,倭国皇帝至今没有答应自己的提议,定有不寻常在其中!

思乡是一种人类无法克服的感情,他早已融入到骨血之中,对于保守的华夏百姓来说这个更是一件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每当这个时候,营啸便时有发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炸营。

即便是在安定的环境之中,将士们也都是提心吊胆过日子,经年累月下来精神上的压抑可想而知,甚至只是一个士兵做噩梦的尖叫,于是大家都被感染上这种歇斯底里的疯狂气氛,彻底摆脱军纪的束缚疯狂发泄一通。

而一些头脑清楚的家伙开始抄起家伙来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由于士兵中好多都是靠同乡关系结帮拉派,于是开始混战,这时候那些平时欺压士兵的军官都成了头号目标,混乱中每个人都在算自己的帐,该还债的跑不了。

为了放止这一切的发生,大宋的军队禁止士兵拉帮结伙,一旦营啸,全军受罚,这只是一种军纪的弹压,而军法更是无情,军中更是有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的威慑,剩下的便要靠主将的治军之术了。

为了放止今夜出现营啸之事,石元孙不敢有一丝怠慢,正站在高台上宣读禁律:“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蔡伯俙对这段最为熟悉,不禁跟着喃喃自语:“其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