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历史的巧合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317 字 2024-04-20

通过将近十年的发展,水泥用于建筑尤其是军事建筑上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相对与普通的民房,在城墙,堡寨上水泥的建造水平一点也不差,方便实惠的水泥,与大宋军民的古老智慧相结合,碰撞出了令人想象不到的火花。

赵祯在西夏的地图上放下范仲淹的奏疏,而此时三才则在门口传禀道:“启奏官家,三司使丁谓到。”

赵祯头也不抬的说道:“宣他进来!”

对于赵祯的手段和智慧丁谓是由衷的佩服,现在还要加上勇气,北伐一战得到的胜利果实是大宋历代帝王的总和,单单是收复燕云便是不世之功,这样的帝王让丁谓庆幸,辛亏当时自己没又选错。

“老臣丁谓参见陛下!”

在丁谓还没拜下之前,赵祯便伸手拉住了他的胳膊:“你年岁也大了,以后不用行拜礼,以躬代拜吧!”这对丁谓这样的老臣来说是相当高的礼遇。

一旁的蔡伯俙嫉妒的眼睛都要喷火,他跟随官家北伐三年也没见又这样的殊荣,而一旁的三才则是嗤笑道:“你要是如丁相公这般为国财计周全,稳妥不差毫厘,也同他一样年岁高了,官家自然也给你如此礼遇。”

蔡伯俙默默无语,他这位老师的功劳有目共睹,没人不知道,自己还差得远嘞!

蔡伯俙并不了解其中的奥秘,但不代表别人不知道,朝中又人就把经融战争看的非常透彻,并且早早就把所有可能的手段列成奏疏上奏赵祯,这人便是主管三司的丁谓。

当然这样的老臣是绝不会在皇帝用膳的时候出现在大内的,待赵祯和蔡伯俙两人酒足饭饱之后,一个内侍便迈着小碎步进来在三才身边耳语,三才惊讶的抬头望向赵祯道:“官家,三司使丁谓求见。”

赵祯擦了擦嘴望了一眼蔡伯俙道:“你的老师来了,还不去请?听说你从丁相公那里学了不少的财计之术,朝堂上的圆滑,也该做出点学生之态来。”

听到丁谓来了,蔡伯俙简直像看到猫的老鼠,胖胖的身体一哆嗦便急急的向外走去,但很快就平静下来,回头看了一眼赵祯便放慢脚步,又官家在这里照着自己,自己还又什么好怕的?丁谓总不能在这里打自己手心吧?

出了偏殿的小门,便瞧见行将朽木的丁谓老神在在的倚在柱子上打瞌睡,看了看日头已经接近晌午,蔡伯俙便知道自己这位老师午觉的时间到了,要不是官家有请,这老倌怕是已经去寻周公下棋去了。

“咳咳……丁相公,官家宣您进殿嘞!”

蔡伯俙轻咳一声并没有唤醒丁谓,却让他从袖口中掉出一本奏疏来,瞧见他抖动的胡子,蔡伯俙便知他根本就没有睡着,弯腰捡起地上的奏疏打开,蔡伯俙顿时惊为天人,这奏疏上的内容就是官家所说大宋用榷场对付党项的具体细节。

一条条一列列,清晰的列举出来,蔡伯俙看了惊为天人,这时丁谓才悠然醒来,从蔡伯俙手中抽走奏疏道:“你这小子真不当人子,跟随官家燕云而归,就不知去老夫府上探望一番!怎么?从夏竦那里得了好处便忘了为师?为师这里的学问多的是,可不必夏竦差嘞!”

蔡伯俙连道不敢,腆着脸的上前扶着丁谓道:“丁相公说的哪里话,小子怎么敢目无尊长,只不过这三年来小子虽有返家,却匆匆一别,妙元看的甚为严苛啊!”

见蔡伯俙把公主的名号搬出来,丁谓也就不再计较,看来这小子是真的没有透传到夏竦的门下,夏竦可是对自己这位徒“垂涎三尺”,丁谓自然有自己的谋算,蔡伯俙是官家面前的近臣,自己主导的东西便能通过蔡伯俙很快的传递到官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