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驾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165 字 2024-04-20

车的蓬布是青面黄里,名为黄屋。用牦牛尾大如斗,系于左驾辕的服马外侧拉套的马轭上,名叫纛,赵祯大量着这个叫纛的东西微微思索,好似史书上所说的黄屋左边悬挂着大纛,就是指此而言。

赵祯在马车中坐定,五辂中玉辂最为尊贵,上面竖立着太常的大旗,十有二斿,九仞委地,上绘日月升龙,天子祀天时使用。现在自己能坐在这里乃是因为收复燕云之功,破例为之。

当然不光皇帝能坐在车驾中,臣子也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在以皇帝为中心的车驾之前是官员的六引,第一,开封令;第二,开封牧;第三,太常卿;第四,司徒;第五,御史大夫;第六,兵部尚书。

但现在是在析津府,包拯暂代御史大夫,夏竦暂代太常卿,而身为枢密使的曹玮自然就坐在了兵部尚书的车上,看的蔡伯俙和杨怀玉两人眼馋,但也有他们的位置。

检校龙旗前是金吾大将军,赵祯赐予狄青担当,金吾上将军服花脚襆头、抹额、紫绣袍,佩牙刀,珂马。清游队赵祯赐予杨怀玉率领,举白泽旗服甲骑具装、锦臂韝,佩横刀,执弓箭,白袴。而剩下的朱雀队举朱雀旗,执绛引幡、黄麾幡者,并服绯绣衫、抹额、大口袴、银带。

赵祯破例的赏给蔡伯俙这个外戚,当包拯等人听到之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大宋火德,表示南方的朱雀才是最为重要的,把这个位置给蔡伯俙可见官家对他的重视。

包拯意欲上谏劝阻,但被夏竦拉住:“这是官家的大喜事,你就不要败兴了!”包拯想了半天顿足道:“也罢也罢,此事待回了东京城我在专奏上疏便是。”

夏竦看着坐上御史大夫车驾的包拯微微摇头,这个包希仁真是顽固不化。

当听到赵祯要为大殿赐名的时候,一帮石化了半天的朝臣终于动了起来,缓步走向赵祯齐齐行礼道:“陛下圣明!”

当然这些圣明中有情愿的和不情愿的,比如包拯就不是很情愿这么说,但蔡伯俙和夏竦却十分高兴,狄青,曹玮以及杨怀玉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眼前的宫殿实在太过震撼了些,他们不比包拯和夏竦,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宏伟的建筑,巨大的宫殿如同一只太古猛兽盘卧在皇宫的中央,而两边的鼓楼上则是两位顶天立地的双手持剑武士,他们手中宽阔的汉剑便足有三丈长。

这种大汉风格的建筑继承了外表的恢宏浩大,但内部的装饰又有宋人的精巧华美,让三个武将干咽了一下口水,这样的皇宫给他们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了些。

赵祯想了许久才提笔在纸上写下乾宇殿三个字,博学的夏竦微微点头道:“官家好才情,一戎乾宇泰,千祀德流清。用乾宇代之天下,寓意极好!”

蔡伯俙跟着附和道:“陛下的才学自然是顶顶的好,这乃是一语双关,乾宇乃天界代称,我大宋的宫殿不就是天子之殿,天界之殿吗?!”

相比这两人的附和,包拯却是不怎么说话,乾宇殿的名头确实不错,但他可不希望官家迁都,从这殿名就知道官家是准备把这里当成大庆殿来用,但包拯却不得不承认,这析津府的皇宫确实有大汉威仪,气派的皇宫甚至有俯视天下的感觉。

整了整身上的公服,包拯上前躬身道:“陛下,吉时已到,该启程回京了,班师回朝此乃大事,微臣已经和夏相公准备了仪仗,东京城的卤薄已经到了……”

嘶……一旁的蔡伯俙倒吸了一口凉气,既然是班师回朝,那来的一定是大驾卤薄!没想到包拯这老倌在虽然反对迁都,但在仪仗上却一点也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