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意思是将先将外贸型火炮压住暂时不放在对大秦的贸易名单之中是吗?”因为后勤部左天成现在在丰州那边公干,所以王厚纯代替其回答道:“这样也好,一旦大食人的火炮在战场之上大展神威,那么我们会立马提升价格,这样一来火炮这一块的收益不会比火枪差的。”
“通知装备处和下属的各民营兵器厂,以后卖武器记得要把武器和弹药分开销售,要在防备仿制上面做足功夫,以免被对方想到办法仿制。”李玄清继续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以后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战争格言,而应该也是整个军火贸易的战争格言。军火生意是最抢钱的生意。”
“皇上放心,做生意慕容比谁都精明,再加上王守田,我觉得这两人绝对能够从大秦那边挖出不下于大食那边的财富量。”岑天时笑道:“今年对外贸易这一块肯定会上涨一大截的。”
“外事部做好准备吧,大秦人来了,而且还想和我们结盟,大食人不会无动于衷的,所以他们肯定也会再次遣使过来的,到时候作为诚意就把火炮摆到我们的货架上。”李玄清点头道:“不过作为交换,大食人是否应该表示表示?让王守田好好想想该怎么和大食人说。”
“皇上你这敲诈的本事还真是厉害啊。”徐天翔跟着笑道:“不过按照小四那边的消息,大食人最近可是攻势如潮,我们此时再将大炮卖给他们岂不是更加助长他们的气焰?就算是外贸型火炮,炮弹之中填装了黑火药,但是其威力可不是他们的冷兵器所能媲美的我怕巴格达的对手扛不住这种打击。”
“巴格达的攻势越猛烈,才会显得我们更重要,也才会让大秦人最大限度的联络更多的盟友,这场两大帝国日后的争锋大战才会更加激烈,对于他们国力的消耗才会更加剧烈,这一次才会对大唐最有利。”李玄清笑道:“一旦大战超出了双方的控制范围,这种仇恨镂刻到双方的骨子里,必然会激发双方尽一切可能打赢这场战场,而那时候才是我们最好的机会。”李玄清没有说机会在哪个方向,但是在场的人都是帝国的最高层,岂会不明白李玄清的心思,所以岑天时和徐天翔等人对视一眼之后都是暗自点了点头。
在确定好对大秦和大食的政策之后内阁和总参也以最快的速度将公文发到西北军管区和西征军指挥部。而此时总参这边却已经打算利用这段难得的空闲时间将另外一个方向上的领土全部收归己有。
天启九年四月底,就在西北那边放行大秦特使来往长安之后,工商部和科技司却联合颁布了一系列的科技技术和特殊产业禁止输出和禁止对外开放的名录,其中赫然就有丝绸瓷器玻璃等大批量在大唐内部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大型密集型产业。这在普通百姓看来很遥远的一件事却在帝国工商界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因为以往限制对外开放的产业都集中在在工业领域和高科技产业,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却将这些大型基础产业也都列入到限制名单当中。而在不久之后就从工商部内部传出来大秦特使已经在西北前往长安的路上,这让大家隐隐然猜出来这其中的含义所在。尤其是将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在在西北的耶律家来说,工商部的这个名录一方面在限制这些产业技术泄露出过境,另一方面也是在帮助这些产业实行垄断,为帝国赚取从大秦和大食两国赚取更多的财富。所以在工商部的名录传到西北各省之后不光是西北军管区下属的各级政府开始认真检查各边境口岸,连带着耶律家这些民间商家也开始纷纷下达禁令,严格要求下属各分部执行工商部的这项命令,为此耶律家派了重臣来西北坐镇专门西北监督执行命令。
大唐在大秦特使踏上疏勒的时候突然下达这项命令很显然就是针对大秦,但是拓跋思谏这边却看着内阁和总参那边发过来的联署公文思考着帝国长安大本营那边对于西北这边的方略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因为途路遥远即使有火车从疏勒直达长安也需要几天几夜的时间,所以不论是拓跋思谏还是万毅除了依靠着明文发过来的公文外还需要依靠着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做出最合适的判断,这样一来才能够弥补大本营那边因为不掌握前线情况而无法做出最准确的决断。这也是在西北这边暂时没有战事发生而各省都已经划分省界而正常行使职权的时候西北军管区和西征军的编制依旧没有撤销的原因所在。
“大帅,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到我这来了?”拓跋思谏见到万毅大晚上的来找自己,知道对方八成也是和自己一样在思考同样的事情,所以两人坐下之后也不多寒暄直接开口道:“大秦特使从西面迤逦而来只怕大食人迟早都会发现的,如果对方因此做出战略改变的话,那么我们大唐在西北的方略也要随之而做出改变,到时候不光是民间的还是你们军方的都会提前准备才行。”
拓跋思谏的话万毅也是一阵点头,大本营那边同意放行大秦特使,只怕李玄清也会在不久之后下达新的命令,而两人身为西北军政最高层,必须要提前有所准备,这样才能够在正式的命令抵达之后第一时间准备起来。
“一般来说如果前线方略发生改变的话皇上一定会提前有安排,不过这一次总参那边并没有其他的命令传过来,只是要求西北驻军将边境线的警戒等级提高一级,剩下的并没有其他的指示,应该是皇上打算等到见过大秦特使之后才会决定吧。”万毅道:“不过按照帝国利益至高的原则考虑,最高的策略就是任由大秦和大食人在西面相争,我们两边都不得罪,然后从中坐收渔利,发对方的战争财,等到双方争得精疲力尽之后再考虑要不要出手一举将他们两人彻底拿下。”万毅的话里的意思显然透露着他对于西北这边两个大帝国相争有着冷静的分析,也充分考虑到了大唐应该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所以拓跋思谏接过话茬道:“也就是说如果情况可能的话皇上那边应该会和大秦那边也签署一份国书,表明我们大唐和对方自由贸易的原则,然后坐观成败对吗?只怕未必能够如愿啊,毕竟不论是大秦人还是大食人都不是傻子,他们打得你死我活,我们大唐在旁边干看着,这岂不是让双方坐卧不宁?”
“副首相的意思是他们会达成一种意外的默契,将我们大唐也拉下水,或者说想办法转移我们的视线?最好也让我们也陷入战争之中,从而避免我们的实力趁着他们大战的时间膨胀的太厉害?”万毅对于拓跋思谏的猜测很赞同。毕竟要是换位思考的话自己也会这么想,但是依靠大唐的实力来说哪里还有这种地方可以消耗大唐的实力呢?半晌之后两人似乎都想到了一个地方,不约而同的看了看对方,均是摇了摇头。
“皇上对此应该是洞若观火,所以才会一直不动用大军南下,想必也是仔细计算过目前我们大唐对外扩张的国力的。”万毅想了半晌之后道:“海军再厉害也打不到陆地上,所以依靠陆战队的侵蚀的话,到也问题不大,钝刀子割肉其实对于目前的帝国来说反倒是最好的一种策略。”
“不过西北这边不管是军队还是地方民政和对外贸易,都需要等待长安那边接见过大秦特使之后才能确定。不过我打算让秦空那边派人去巴格达那边去散布散布一些消息,先去探路看看大食人的反应。”万毅想了想道:“大食人不管知不知道大秦朝我们大唐派遣特使我都要让他知道,这样才能够逼迫巴格达那边露出自己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