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德发成了王岛主?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2521 字 2024-04-20

正在修建自己的张家造船厂的张老实厂长对王德发说:“哼,那些家伙当初错过了流求岛的发展初期……现在听闻我联邦帝国开始建马尼拉大城,当然都想跑过来看看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王德发呵呵一笑,不让别人得到好处的地方永远不会有发展的。

菲律宾群岛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群岛,只可惜基本都在若干个海岛之上,非常之散乱。

那些矿产资源主要分为贵金属矿、铁合金矿、贱金属矿、肥料矿、工业矿、宝石和装饰石矿等六类。

先前,根据联邦帝国的发展需要和受开采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只有选择地开采了金属矿中的金、铬、镍、铜矿和非金属矿中的磷酸盐矿、海鸟粪、粘土、白云石、长石、石灰石、大理石、珍珠岩、硅石、石料、砂、盐、闪长岩、蛇纹岩等。

他们先前就在几个出产矿产的海岛上布置了一些人员开采,基本上都是把原矿石和经过简单粉碎、洗矿、干燥、分级等加工处理的所谓精矿产品直接运往流求岛。

那些非金属矿产品则按照流求岛市场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

比如建帝国王宫的大理石石料就是从一个海岛上开采出来后,经过简单加工,直接运到八道河地区。

流求化肥厂所需要的磷酸盐矿则是经过人工拣矿后也是直接运走。

菲律宾群岛的矿产品基本都有个优点,那就是埋藏较浅,易于开采。

王德发建马尼拉城时,就单独为那些在各个海岛上开采矿藏的工人和技术员们建成了一片片联体的二层小楼,免费送给他们,让他们的家属居住。

尽管王德发从来都给那些人开出高工钱……但是,在海岛上开采的生活确实太苦了,虽然没有生命危险,可是就如同犯罪人员服劳役一般。

所以,王德发首先就想到了他们。

当他陆续把这样的消息告诉各个海岛上的人们时,那些人差叫高呼万岁了……王德发给他们的工钱,一个月就能让五口之家什么也不做就能舒服的生活三个月……这样的收入,他们太知足了。

不知道从谁开始,大家都开始叫他王岛主了。

王德发听了这称呼直咧嘴,叫张安国为岛主时,他没有什么感觉,等到叫自己时……怎么感觉有些土呢?!

吕宋岛上可不仅只有他们这些人,在东南五百多里地的一个海岛上,还有一个自称为麻逸国的较大部落,人口将近三万人呢,都住在一个大寨子里面。

王德发岛主还曾经派人去他们那里招募力工。

那些招工人员乘坐三桅式海船沿海岸线到了他们居住的海岛……

这个时候,整个吕宋岛上的原始森林根本没有经过什么大型的开采……岛上的原住民还远远不是植物们的对手呢。

前去招工的人员带上了玉米、木薯和地瓜的种子,还带了远比大宋出产的斧子和铁锯质量更好的工具。

当然,做为最吸引人的流求岛出产的粗绸、棉布和糖及其煤油灯等诸多生活物资,那是必须多带的。

王德发相信,这一些会比给他们什么铜钱或钱钞更有吸引力。

麻逸国不是一个生番国,它类似于渤泥国与三佛齐国,只不过还比不上占城国与蒲甘国的国力强大,文明发展程度也比不上。

他们也派人去朝贡过大宋,得到了远超贡物的回报……不过随着大宋收紧了朝贡的口子后,他们再也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回报。

他们是由首领统治的部落制度,是一种部落公有制的社会组织形式……还没有发展到奴隶制度。

此时,他们还是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地区的贸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同附近各岛的贸易相当密切。

他们的首领有掌管贸易的权力。

那个海岛上的麻逸国山势平缓,土地肥沃,气候温暖。

而且他们人工制盐、酿酒、织麻布等手工业比周边海岛上的原住民发达。

麻逸国同大宋的民间贸易关系历史悠久。

麻逸国曾经在最早在公元982年搭乘大宋的海船载货到广州城贸易。

他们的贸易一般采取以货易货方式。

麻逸国则以土产黄蜡、珍珠、槟榔等交换大宋的瓷器和铁器。

每当大宋商人的海船到麻逸国后,麻逸国的首领则派人去先赊商品,用竹排运往附近岛屿转卖,然后等大宋商人的海船下次再来时,偿清货值,从不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