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裴济之似乎有意要捉弄秦晋,却是紧追不放。
“哎,听说中郎将去岁进士登科,可莫要谦虚呦!”
此言一出,却让韦济与严维都大吃一惊,他们对秦晋的经历都不甚了了。虽然这年头的进士没甚地位,就算中了状元也不过是可以在京畿县里做个县尉而已。但是,却有一点,时下有俗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进士科主要考的就是诗词歌赋,如果但凡没有天赋,就算考一辈子都未必能够得中呢,因此才有五十岁登科认为少进士之语。
此时若是格外露出惊诧之意,那就是对客人的不敬了。于是,韦济与严维虽然都面露惊讶之色,却全都再一次选择了沉默。
裴济之也是一时兴起,他虽然知道秦晋是去岁的进士,但却从未听说秦晋有过只言片语的诗赋。偏巧,前些日子遇到了一位曾与秦晋同榜的进士,说起秦晋登科及第,却只有“侥幸”二字评语。
秦晋那位同榜的进士,评价起来还算公允,若说秦晋的明经功底自是不同凡响,于诗才禀赋上,却是差强人意。
因此,裴济之便要看看,传言究竟是否为真。
“诸位,莫要推辞了。”说罢,他又指着身边的侍女道:“还不摆上笔墨?”
既然裴济之点明了秦晋的进士身份,韦济与严维便再没有拒绝的道理,只同声应和,悉听尊便。
裴济之洋洋得意,起身离榻,在屋中踱了一圈,便一拍脑门道:“不若便以‘春’为题,如何?”
韦济道:“甚好!”
论起诗作,韦济也好,严维也罢立时便都显露出了异乎寻常的自信,显然,这对他们是甚为拿手的。然则,秦晋却是心下惶惶然。
秦晋中的进士,那都是原本的秦晋去考的诗词歌赋,与他可没有半分干系。他虽然继承了原本那个秦晋的记忆,却没能继承下来那个秦晋的禀赋。
但苦于裴济之有意为之,便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但心里却在不断的盘算着,如何才能应付过去。
既然裴济之点明了秦晋的进士身份,韦济与严维便再没有拒绝的道理,只同声应和,悉听尊便。
裴济之洋洋得意,起身离榻,在屋中踱了一圈,便一拍脑门道:“不若便以‘春’为题,如何?”
韦济道:“甚好!”
论起诗作,韦济也好,严维也罢立时便都显露出了异乎寻常的自信,显然,这对他们是甚为拿手的。然则,秦晋却是心下惶惶然。
秦晋中的进士,那都是原本的秦晋去考的诗词歌赋,与他可没有半分干系。他虽然继承了原本那个秦晋的记忆,却没能继承下来那个秦晋的禀赋。
但苦于裴济之有意为之,便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但心里却在不断的盘算着,如何才能应付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