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纷乱的沙俄

双方在喀山和雅罗斯拉夫尔之间的东欧平原上展开激战,丝毫不顾四周已经此起彼伏的农奴起义。

与此同时,沙俄遇刺身亡的消息同样传到了北高加索地区的车臣一带。车臣的穆里德派系不少人立刻行动起来,在哈吉教长的带领下,车臣人将近2万余人开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叛乱,并在邻国奥斯曼土耳其的支持之下,迅速占领了第比利斯城,将整个高加索地区占领起来。

而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土耳其听说沙皇遇刺,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在黑海沿岸布置军队,摆出一副准备进攻的态势。

芬兰大公国也开始风起云涌,不少芬兰人又私下串联,各自酝酿发酵,准备起来反叛沙俄的统治,争取芬兰大公国的独立。

而此次沙俄内乱事件的源头波兰,早已经是风起云涌,各处叛乱事件波澜壮阔了。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远在奥伦堡驻守的沙俄西伯利亚军团的数万哥萨克军队,立刻意识到他们恐怕一时半会等不来沙俄帝国派来的援军了。而他们的不少同胞军队,还被中华帝国的军队所俘虏,这样的话,只能是等死而已,同时,面对整个哈萨克大小汗国的失去,他们也是无能为力。

花开数朵,各表一枝。

却说沙皇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和皇后玛利亚亚历山德罗芙娜连同他们的六个儿女一同被刺客以炸弹炸死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沙俄,加上沙皇最有能力的弟弟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也几乎是同时被刺杀,刺杀的方法一模一样,都是以烈性炸药给炸死,这一下便让人怀疑是不是同一伙人所为。

无疑,沙皇死后,留下的两个没死的儿子开始不出意外地抢夺继承权。两个儿子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说成年又未成年,都是听从身边人的劝说或是在身边的利益集团的鼓动下,开始激烈争斗起来。

两位皇子都是沙皇特意将他们送出圣彼得堡进行锻炼,这才避过一劫,但沙皇遇刺身亡的消息一传来,也就造成了两位不在圣彼得堡的皇子开始形成了不同的阵营,用各种手段争夺起沙皇之位来。

年纪稍大一些的二皇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参加沙俄帝国禁卫军谢苗诺夫斯基军团,在乌拉尔山脉东麓的叶卡捷琳堡中驻守,而年纪稍轻一点的三皇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同样也在军队中,只不过是驻扎在莫斯科的“奥普里希尼基”近卫军一个团长。两人情形和威望相差不多,一帮西伯利亚军团和禁卫军中的谢苗诺夫斯基军团支持二皇子,而禁卫军中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和沙俄常备野战军等都支持三皇子,双方在经过半个多月的争论之后,在残酷而激烈的皇位争夺之中,悍然不顾沙俄国内本就开始有些四分五裂、到处内乱爆发农奴起义以及贵族闹独立的危险,发动了战争。

交战的双方都是支持皇子的原本就是相互看不惯的不同派系军队,又是竞争沙皇之位,就注定了你死我活,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是整个沙俄帝国内乱的源头,说是沙皇和大公两人的被刺杀,都是对方指使。

不管怎么样,沙俄的贵族和平民们都是围观者,他们相信必定是其中一名皇子下的黑手。一想到连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妹妹这么多人全部炸死,他们就都是厌恶。对于这样的人,一旦当上沙俄的沙皇,那对整个国家,无论是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是灾难了。因此,他们觉得这两个皇子无论是谁,最好都不要当上沙皇。

随着两个皇子的沙皇位置之争,沙俄帝国国内的最核心军队帝国禁卫军内部的分裂,整个沙皇也开始四处内乱起来,形势一片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