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你所言,我岂不是性命休矣?某却不信,这朝中无有个一敢言之人,我还就看官家与朝中诸公如何决断。”
石宝在侧云山雾里听了半天,不知他二人所云,只看王伦几劝书生不可得,便道:“你这书生也太憨直。”
吕将性子直,又正在气头上,嘴下哪里留情,看石宝一眼道:“你个粗汉又懂什么朝廷大事,我与你主人言,你休要多嘴。”
石宝一瞪眼,这措大不识好歹,自己刚刚救了他的性命,就对自己直眉瞪眼,管不得王伦哥哥说,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半点没错,有心争执几句,可想想有算了,毕竟是个读书人,自己三拳两脚下去,还不打坏了。
王伦也摆了摆手,叫石宝退了下去。
吕方喝罢就有些后悔,他又不是什么是非不分之人,朝众人唱个喏,“话不投机,志向不同,多谢几位救命之恩,告辞!”
见他说走就走,王伦在后追了一句“你这般的读书人,敢为天下言,死了可惜,我才一救,若还是冥顽不灵,下次可没人救你。”
吕将听了头也不回,直出门外!
“嘿,还真是个犟脾气。”王伦不禁摇头。
石宝道:“哥哥!此人虽然脾气大,但我看他是个有才的人,若是叫那奸佞害了,岂不可惜,哥哥若有机会,再救他一救才好。”
王伦挑眉看他一眼,笑道:“石大哥,有宰相之量也。”
“你们是什么人?”吕将揉着隐隐作痛的胸口问道。
史进几个笑笑不言,只石秀道:“江湖小卒,哪里有名号,见那朱勔行凶,路见不平罢了,倒是你一个文弱书生,也有这般胆魄,少见少见,需知道那朱勔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依照我看,你还是尽快离开江南的好,若不然恐遭不测。”
吕将一拂衣袖“他不过个幸臣,如何敢胡乱行事。”
“你当街辱骂朝廷命官,罪责可轻可重,可只要朱勔添油加醋几分,你哪里还能得好,简在帝心,可不是简单的四个字,你是读书人,应该比我明白才是。”王伦跟着劝了一句。
“圣人不过是被他蒙蔽,我这番忠义之言,定能传圣人耳中,就算圣上仍旧宠信朱勔,那花石纲一事,他也要斟酌一番,花石纲之害,朝廷诸公人人皆知,借了此事风波,定有仗义执言之人,要官家废除这等的苛政。”
“书生之见。”王伦以手扶额,驳斥一句。
“你……”吕将被四个字怼的有些气闷,索性将头避开一边去,不理会王伦。
“你到现在还在寄希望与官家圣人,朝廷诸公?他们要有肃清政事的本领,也不会有你今日之言,花石纲,去不了的,官家岂会因为你一个小小的书生妄论,而断了自己喜好?他老人家富有天下九州,五湖四海,赏几块奇石怎么了?你看的是民生疾苦,他看的‘万岁山’的风光,至于别的,他看不见,也不想看见。!”
“至于你说的朝中诸公,更是笑话,蔡京余党要靠着花石纲得官家圣眷,继续留在在朝中,而朱勔等一干佞臣,也要这花石纲来保持自己简在帝心,剩下的朝中诸公,他们还有别的‘要事’去做,忙着争乌纱帽,要是此时因为一个花石纲恶了官家,岂不是得不偿失,恁的是叫别人摘了桃子,傻子才会去做。”
“纵有几个御史谏言,但难成大事,甚至都不用圣人裁决,只朝中势力,就能将你这妄言压了下去,花石纲敲骨吸髓的乃是江南百姓,与朝中诸位何干?他们又不需要往外掏出一文钱,更何况多少人都指望着花石纲富贵兴旺,你只当是圣人一个人的花石纲?朝中诸公有几个不去分润一二,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而父母之仇,不同戴天!”
“不说你一个小小的书生,就是王半山(王安石)又怎样,在朝中位同宰相,又如何?改革变法,他落得个什么下场,你比我清楚。所以我刚才劝你离开是想保全你的性命,不要看陈朝老参了蔡京无事,你就以为安全,审时度势才是上策,再者说你以为陈朝老真的只是一个人么?他的后台势力,你又知道几个。”
王伦知道如此多的事情也是有许贯中、和闻焕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