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九 造舰狂潮,赤联国家制造中心

革命吧女神 草上匪 5922 字 2024-04-20

“胡克老头嚷嚷着不要纯主炮战舰,连虎鲸的六炮塔方案都不要,坚决要四炮塔方案,把我的桌子都拍烂了。禁区战要出了偏差,光靠他可扛不起责任啊。”

“如果在虎鲸上装次级破坏之锤的话,去掉两座双联二百电圈炮,换导弹和鱼雷垂发井也是可以的啊。”

“标准破坏之锤还没做过测试呢,次级破坏之锤……哪有那个时间啊。”

“放给能量释放公社去搞如何?没错,就是那个从基建公社分出来,成天研究booboo的公社。”

“那帮地精!?卡塔蒙,开玩笑也得有限度!”

“等无限联合模式在浮空要塞和第一艘箭鲲上验证成功后,我们在能量控制层级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时候公社正好跟进做更多细化的应用啊。”

“那也得决战形势稳定之后了,我们可不能让技术风险大到影响战争进程!”

“说起来……我们先去看哪里,箭鲲吗?”

“不,跟哈莱姆一起去看大角鲸和虎鲸吧,它们仍然是决战初期的主力。”

斥力车拐进隧道,进入国家制造中心军工分区的地下船台。

远远能看到通天塔的砂砾荒原上,六座巨塔相距好几公里呈半圆形分布,每座巨塔下方都有一圈八座醒目的白色矩形标识,有的标识翻开,赫然是类似地下机库大门的装置。

门下另有乾坤,远非地下机库那种规模。都是深达百米,长接近三百米,宽也有百米的巨大船台。

地下船台周围分布着构件加工场,大部分船台上都是不到六七十米长的大角鲸,少数是一百多米长的虎鲸,哪怕是二百多米长的箭鲲级浮空舰,也能躺在船台上。

不过箭鲲在泽塔区另外一处更隐秘的地方,由智灵晨光加专职工人制造,这里是可以由兼职工人参与的工作区域。

六座巨塔,四十八座船台,连曙光帝国舰队城的一半都比不上,但这里每天都能升空接近十艘战舰。好几座巨塔顶端都悬停着战舰,通过长长的补给桥与巨塔相连。

三个局长的斥力车走特别通道进入船台,几列车厢并在一起的斥力轨道车则运载着工人停在船台另一侧,替换原有的工人。这里是轮流换班,日夜不停的建造。

中心的船台与四周的构件加工场通过巨大的轨道连接为一体,看不到脚手架也看不到上下攀爬的工人,四周和天顶的灯光如星辰般密集,汇聚成比白昼还明亮的光芒,将船台各个细节照耀得纤毫毕现。

巨大的机械臂像是从地底爬出来的钢铁恶魔,从几个方向将构件拼装在一起,直至呈现战舰的整体轮廓。若干根从细到人的胳膊,到粗得有好几米的机械臂围着战舰忙碌不停。每一根或者两根机械臂的后方或者底部,都有一个人在操作。

整座船台被一层结界罩住,结界里可以使用特定领域的超凡力量。机械臂有的牵引构件,有的将构件用魔法焊接为一体,有的将节点炉、浮空炉、喷气引擎或者炮塔等设备吊装进战舰,还有的装配法阵、铺设蒙皮。

至少上百根机械臂围着战舰工作,众多工序都是同时进行,相互之间没有干扰。在船台上方的控制台里,虚灵服务器接受着每根机械臂的虚灵感应装置,还有在各个角落穿行的浮游摄像机的海量信息,跟由智灵晨光摸索出来的制造进程自动匹配,不时跳出代表了进度完成的绿点,以及有问题的红点,还有情况不明的黄点。

监工的工作就是叫停红点和黄点,进行操作流程的回溯,发现问题。当然大多数时候只是事后提醒,操作者自己那边同时就能收到警示,监工会依靠综合信息和个人经验给他发布指令。

每座船台算上构件加工场,所有人员超过千人。对现在的赤联来说,这么密集的人力劳动完全是种倒退,但全靠虚灵操作机械臂的话,战舰建造过程中充斥的大量不确定信息和指令反而会拖慢效率,换人上的话能情况就好得多。

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从零散部件到最终升空,每艘战舰只需要四五天时间的效率。

工人们全神贯注的操作,他们进来的时候都挨过一发群体清灵术,感觉状态不好的还喝上一口稀释痛苦圣水。虽然每个进程都留有余量,可以暂停处理,但余量攒在一起不用,战舰就能提前若干小时升空,在以船台为单位的竞赛里,也能挣到贡献点和荣誉。

三个局长在船台各个环节巡视,解决他们手头上堆积的各类问题。他们呆的船台上,那艘虎鲸已经进入到内部装设阶段。从侧面伸入舰体里的通道,若干身着深蓝海军制服的官兵进进出出,大部分腿上都像装了弹簧一样,格外兴奋。

“太棒了,我终于有虎鲸了……”

一位短发女军官坐在还没有装设舷窗透着风的舰桥里,拍着还包裹了泡沫布的舰长席扶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目光转到在舷桥上来来往往的官兵,神色又变得黯淡了。

她捂着脸嘀咕:“三分之二的新兵,这仗要怎么打哟……”

贝塔城核心区,通往泽塔区的传送门前排着长队,人人脸上都写满了急切,像是再不快点就要错过什么大事一样。

传送门的门框画满了二次元“舰娘”形象,居然是道“痛门”。美丽的小姐姐们分别s角鲸、大角鲸、虎鲸、黑鲸、灰鲸、长须鲸以及幽影鲸和雏鲲,还分出了深蓝与浅灰的海军和空军涂装,热情的向行人们发放宣传资料。

看着这一幕,军团委员会装备工程局局长赫尔普、科技工业委员会航空局局长卡塔蒙、国家制造中心军工局局长哈莱姆三个人不约而同的捂脸。

“夏安陛下还真干得出来啊,飞行家公社就是被他带歪了的,好多飞行员都把主控虚灵的交互界面弄成这个样子。”

“现在是虚灵时代了,从飞机到战舰,虚灵才是核心,拟人化也是必然的嘛。毕竟从虚灵到智灵,就差真正的灵魂了。”

“海军给官兵搞的随身虚灵都有正式编制,未来新的战舰也会以主控虚灵的身份,而不是装备入役吧。”

跟着队伍前进,三个赤联军工产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低声嘀咕。

前后的行人也在低声议论,话题跟三个局长既有关又迥然相异。

“肯尼,你不是晚班吗?这时候跑过去干什么啊?”

“机械臂操作系统又更新了,怕以前在培训中心学的东西过时,先过去熟悉下。对了你是去哪里啊,我怎么看不到你的班号。”

“嘿嘿,我是去补给塔,做最后阶段的综合布线检测。”

“过分了啊,我们只能在外面装设备敲蒙皮,你却钻进造好的战舰里!”

“谁让你以前嫌布线太麻烦只考了机械臂操作证书呢,等我再考到总成证书,就能当监工吆喝你们了。”

“你是要进制造中心当公务员吗?花店的生意不做了?”

“说说而已嘛,不过我以后倒是真的想进机械公社,没有超凡力量的话就得靠这方面的专业证书了,到时候花店生意交给老婆打理好了哈哈。”

挤在传送门前的人大多都是去国家制造中心的军工分区,他们不是专职工人,但平时接受过相应训练,可以承担次要的工作岗位。

银月之心保卫战已经打响,军队正在急速扩充,需要建造大量战机和战舰。光靠智灵晨光和自动生产线已经忙不过来了,赤联通过服务中心发布了劳动需求,大量民众进入工厂,补充人力缺口。

这些人都是平民,因为还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不像赤联新一代那样,可以做到成年就拥有超凡力量。他们平时在社会各个行业作着最普通的工作,业余时间接受各类兼职教育,可以承担各种不需要超凡力量的工作岗位。

对平民来说,基本保障只是让他们免于冻饿,有起码的尊严。人都是怕比较的,能吃穿更好住得更舒服,还受人尊敬,谁会不愿意呢?

过上更好的日子有不同途径,在其他国家和地方,靠地位、关系、力量或者智慧掠夺、剥削以及坑蒙拐骗自然是捷径,劳动不过是最蠢最慢的途径。但在赤联,劳动却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快捷的途径。

一个四口之家的平民,在赤联可以获得四个单位的居住空间(每单位27立方米),随便吃所以没多少人吃的魔法面包,以及满足每天每个人洗热水澡,空间通风恒温等各方面确保生活舒适需求的电力。除此之外,还有接近一百红银币的生活补助。

红银币是比红币更小的单位,不能兑现红币也不能换算成贡献点,只能购买吃穿用度之类的生活物资。一百红银币足够四口之间天天吃上热食,隔三岔五还能吃肉。

这样的生活是费恩世界一般平民的梦想,但在赤联,四肢健全头脑清醒还过着这种生活的人却不敢出门,因为太丢脸。

一百立方的居住空间,就算层高压到两米,也就是五十平米的房子,对一家四口来说太拥挤……

隔几天才能吃上一顿新鲜蔬菜和肉,脸上的气色跟顿顿吃的人明显不同,更谈不上烹饪技巧以及对茶、咖啡、果酒之类饮料的讲究,掺和不进其他人的基本话题里……

穿的是自动织衣机织造的衣裤,不仅面料粗糙,颜色和款式也是最朴素和简洁的,站在大街上大家都会关切的问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在这类“低保”家庭里,小孩子有学校照顾,彼此间没什么差距,大人就不好意思露面了。

但只要劳动,哪怕只是扫大街,情况就会不同了。

各个城市的清洁工每天工作八小时,一个月就有四十个贡献点。开公共班车的司机,一个月八十贡献点。增加一个住宅单位,只需要两到三百贡献点。

服务中心联合各个公社公会举办的培训中心都是免费的,每天抽出两三个小时参加培训,两三个月就能获得从事另一门职业的入门证书。到时候即便是留在培训中心当兼职讲师,每个月也能有几十个贡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