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八 开局一只鲲与李奇再度立旗

革命吧女神 草上匪 4362 字 2024-04-20

计划中的“巢鲲”总重三万吨,装载一百架各式战机,配备长须鲸那种补给站。时速二百公里,强化隐匿性能,升限可以到五万米以上。

加上一支鲸级浮空艇组成的护卫和支援队伍,一个巢鲲编队就能统治一个国家的天空。再配备相应的陆战力量,空天舰队就初步成型了。

也不是没人提过建造装有立方魔导炮的战舰,不过立方魔导炮可以打几千公里外的目标吗?可以控制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空域吗?

很显然,空天母舰才是王道。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立方浮空炉的研究进度太慢,难点恰恰跟薇姬的研究有关。

立方魔导炮用的是经过了几万年锤炼,结构最简单,效率也最高的暴炎术法阵,立方堆叠后出现的干扰和偏差现象可以靠同调技术消除。

浮空水晶甚至核晶承载了浮空术后,再来堆叠,干扰和偏差大到了完全无法解决的程度。

多相浮空炉堆叠到一定数量后,干扰和偏差就非常大了,只能走平方路线。要能支撑三万吨的庞大躯体,平方都不够,必须得立方,可现在平方级堆叠都还没成功。

如果微魔理论真的搞定了,就能知道这种干扰和偏差是怎么造成的,再来解决就有的放矢了。

李奇满脑子转着杂念,赫尔普盯了透视图好一会,嘀咕道:“可我觉得这玩意,看起来更像大王乌贼啊……”

你终于发现了华点,盲生!

赫尔普拉着李奇,兴致盎然的讨论着鲲,李奇完全是在敷衍。

就像尤赞说的那样,微魔理论一旦搞定了,赤联的魔导技术即便说不上推倒重来,也得从头开始梳理。

所以这会不管讨论什么,都没有意义。这时候要干什么,都只能着眼于现有技术和装备。

视野里也发来了军团委员会那帮家伙鼓捣出的几个草案,他们提了四条进攻路线。

一条很传统,就是走哈德朗,不占地不收人口,目标是抢光一切魔导资源和相应人才。能把艾莉尔再抢过来更好。她现在是秩序圣女,说不定能通过她扭曲秩序女神呢?

另一条针对性更强,从哭泣沙海直奔红石,再入诺顿,把诺顿那群魔法师全划拉过来。那里已经立起了四百多座魔法塔,魔法师们在那里鼓捣着各类魔导技术,很有些像地球世界米粒尖的硅谷。

第三条相对偏门,去解放贝努因,这自然受了蕾塔娜的影响。贝努因人口不多,资源也没怎么开发,相对来说是投入最少,风险最低的低保方案,

第四条最大胆,从空中直驱瓦伦丁,目标是破坏神皇堡,给曙光帝国制造最大压力,从根本上撼动曙光帝国的统治。

除了第四条太激进必须否决外,其他三条路线都是不错的选择。

李奇觉得,再拖个几天,等小红和薇姬那边有进展了,再做选择也不迟。

“从魔导枪到微魔理论,跨越还真是大啊,而且一直都很顺利。”

回复他们可以事先做部队编组工作后,李奇异常感慨。

“这一路走过来,大同主义信仰和科学理论方法才是根本的金手指,某只女神到现在才算发挥了正确的功用。”

此时李奇信心十足,对赤联即将摘得世界真理和超凡力量本质的桂冠毫不怀疑。

恍惚中一丝杂念溜过,李奇并没在意。

感觉似乎又在……立旗?

“航空工程局现在只是做飞行器的定型审核,而且也给你们扩充了编制,导弹和鱼雷也分出去了,哪来那么大压力啊。”

李奇觉得赫尔普只是在撒娇……

赤联建立后,原有的科研和工程体系都做了调整。费共之下的科技工程委员会改为国家的科技工程委员会,设立了交通、航空、自动化等好几个工程局。

这些工程局不再负责具体的研发工作,而是承担起需求研究、成果审核和定型生产协调等事务。

除了材料、引擎以及枪炮导弹等武器项目仍由国家研究所承担外,其他工程性质的研究工作都交给了相应的公社和公会。

比如雄鲨战斗机,就是飞行家公社的空海公会拿出的作品,当然主体构型其实是李奇敲定的,他们只是做了细节完善。不过有了这些经验,他们独立完成的雄鲨改型方案就很靠谱了。

三文鱼和沙丁鱼的喷气改型也在竞标之后交给了相应的公会,安康鱼、魔鬼鱼和河豚运输机的改型也各有公会负责。

航空工程局除了做定型审核外,另外一块事务就是管理魔法风洞等研究资产,让各家公会都能充分利用这些资产推动技术发展。

至于角鲸、长须鲸、蓝鲸、黑鲸和灰鲸这类近于小型浮空舰的飞行器,现在还是由机动要塞分出的浮空舰研究所在主持。等研究所接下了鲲级浮空舰的研究项目,这个级别的飞行器也要转交给飞行家公社。

“总枢机,哭泣沙海空战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雄鲨和角鲸虽然连超级神降化身都能打败,可大家还是不满意啊。28122号角鲸的遭遇被很多人从头批到尾,认为工程局在需求研究和定型审核上出了很多问题。”

赫尔普都快哭了:“再把鲲级浮空舰的工作压给我们,我怀疑自己能不能顶住这样的压力了。”

李奇不以为意的道:“评论家没门槛很好当的啊,谁批评就让他造一艘出来看看嘛。”

赫尔普神色怪异的说:“他们造得出来啊,都是飞行家公社的,这几天交过来的角鲸改进方案甚至新式浮空艇方案都有好几百份了。”

李奇噎住,都忘了自家的特色,兴趣之下人人都是设计师。

当然大多数方案都是闭门造车,在技术理解和经验上还有很大不足,但这也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以及“高手在民间”的生动诠释。这些人将会为各家公会带来新血,或者自组公会,把握到了什么机遇,一举崛起。

看看赫尔普的脑勺还真的有地中海化的迹象,李奇有些感动。

航空工程局就像只老母鸡,由最初的三文鱼电风扇开始,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整套航空工业,赫尔普居功至伟。

赫尔普都喊扛不住压力了,看来压力确实很大。把所有飞行器,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都放在一个单位进行管理,工作量还是其次,责任的确无比沉重。

“也不要担心,鲲级浮空舰现在还只是概念验证阶段。而且中央正在考虑把民用和军用飞行器的研发管理拆开,在军团委员会下设航空装备局,接下军用飞行器的工作。”

李奇问赫尔普:“到时候航空工程局只管民用飞行器,到底是留在工程局,还是去装备局,都看你的意愿。”

“要把工程局拆开?”

赫尔普呆住,然后伸展胳膊,一副要把整张桌子护住的姿态:“不!我们两边都能顾好!民用军用不能分家啊!”

他一下子就没压力了……

“赫尔普”,李奇笑道:“你也是工程院的院士了,很清楚民用和军用在研究设计上的巨大区别,别局限在你的小圈子里。不想去装备局也可以,民用飞行器前途远大,到时候规模肯定远远超越军用飞行器的。”

“不要不相信啊,军用飞行器的规模始终是有限的,民用飞行器的空间更大。我预言不出三年,数量就会是十万起算,种类也会成百上千。”

赫尔普神色恍惚,他下意识的想起当初从机动要塞工程里分出来的情形。

那时候还只是负责机动要塞的交通艇研究,被李奇拎出来研究螺旋桨飞机,不经意间就打下了一个大大的飞行器江山。

现在听李奇说,跟民用飞行器的未来比,现在这个大大的江山不过是座小园子,不由得他不心情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