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世道了,就是孩子每天经历的都是死人,也能看淡生死。
“狗子身体虽羸弱,但是很有上取之心也很孝顺,他和我说等药厂建成之后,他就去当个学徒,既能学门手艺好让他娘放心又能好好调理调理自己的身体,没想到工厂开没开业,却就阴阳永隔了。”
这次,佑敬言做了一个很好的聆听者,一句话都没有说静静地听着少年的絮叨。
“既然如此,那我就把狗子娘的意见往上报,至于最后的结果到底如何还是让圣上决断。”佑敬言往起来一站拍拍身上地尘土道:“那你就先回去吧。”
一次又一次的上奏虽然有些麻烦,但他还是非常愿意效力的。
第二天傍晚,朱元璋的批文准时就到了佑敬言手里了。
结果倒是在佑敬言的预料之中,杨虎及阿壮斩立决,至于那个挑事儿的百姓重责五十大板以示惩戒。
这样的处理倒是挺符合朱元璋性格。
只是这样的处理要比佑敬言报上去的严重多了,佑敬言的意见只是杨虎斩立决,其余二人分别责五十及三十就可以了。
虽然想到朱元璋下达的批文绝对会比佑敬言的处理严重不少,但是佑敬言他还是本着一个上司的职责,尽量为下属谋求多一点儿的福利。
因为佑敬言才刚刚把狗子娘请求递上去,所以对于对杨虎的斩立决圣意还是应该再等一等,如果能让朱元璋改变主意那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这世道上的事情往往会朝着你意向不到的方向发展。
他写于朱元璋的那个奏折还没有送抵京城,朱元璋的一道诏令便又到了柳林。
诏令上面只有三个字:速回京。
这样一道不容质疑的诏令恐怕不是个什么好现象。
佑敬言大概已经想到朱元璋急急召他入京到底是何用意了,十之八九是工厂的事情爆出来来。
他一直都知道就是他这么一个小小的柳林不知遍布着多少股人的眼线,这个工厂一面世,他要遭受多少人的刁难,其中的应对之法他早就想了千百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