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天不亮,朱标就领着一群小屁孩儿,开始了早课。
佑敬言睡的每天日上三竿了才起床。然后就是督促一下他们的课业。剩下的时间就是带着朱标和朱棣依照朱元璋的命令去各个臣工家里拜访。
佑敬言第一站去的就是刘伯温那里。
刘伯温这个人虽然聪明了些,但是真正让佑敬言喜欢的就是他身上的那种傲骨。还有就是佑敬言在后世看到的那篇烧饼歌。
还有,佑敬言非常想搞清一个问题。刘伯温能掐会算,连后世五百年的事情都能算出来,那怎么就算不出自己的命运呢?
在八年之后,竟然让一个区区小人胡惟庸下毒而死。虽然,这件事儿在后世的史学界上还有些争论,但是佑敬言通过这一年的观察,猜想以胡惟庸那性格,很有可能对刘伯温下毒手。
佑敬言在考虑到底应不应该救下这位刘太史令呢?该不该呢?该不该呢?
到时候再说吧,先看看这次刘伯温的态度如何?如果这次。刘伯温能放下他那臭架子好好招待他,那就救他一命。如若不然,哼!
现在的佑敬言,终于觉得这个时空锻造师的好处了。哈哈哈。
不过,想到这里,佑敬言突然想到常遇春据记载1369年病死于军中,也就这两三年的时间了,是不是也应该救一下他呢?
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军人最好的归宿便是战死沙场。像常遇春这样的性格实在不适合在和平年代当个将军。
虽然才40岁就病亡,但是能获得朱元璋一句‘虽有名将,未有过之’的评论也算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褒奖了。
常遇春是佑敬言在这个时空遇到的最好的一个兄弟。佑敬言得为他找一条合适的出路。
活着不是唯一,对于这个尚礼义的时空。为国,为忠义而死,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不过,这只是佑敬言对这个时空中文人良将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