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公子。”薛贺答应道。
《少年中国说》的开头由日本人称中国为衰老的帝国,引发思考,然后给出论点,“少年中国”,作者认为国家盛衰的关键在于人的老少,然后通过对比老年人于少年人的性格、思想、生活状态和行事习惯得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者在论据处履用排比,以老年人的“思既往”对比少年人的“思将来”,以老年人的“故保守”对比少年人的“故进取”,以老年人的“故灰心”对比少年人的“故盛气”,以老年人的“惟苟且,故能灭世界”对比少年人的“惟冒险,故能造世界”,使中心论点十分具有说服力。
尤其是“少年强则国强”成为了全篇的标志,亦成为近代少年进取的中心思想之一。
韦宝以为梁启超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有些过于绝对,不管是老年还是少年,都有自身的长短,把国之灭亡全归咎于老年人,未免有失偏颇。
不过修改一下,拿来作为教育开头,用来激励学子,明确大家学习奋斗的方向,还是很好的。
“未来正式办学了,要弄小学、初中、高中、专科和本科、研究所模式。”韦宝进一步道:“小学总共两年,所有人上扫盲班,以后通过了扫盲班的学龄儿童要普及小学教育,小学两年,成绩优异的,可以上初中,初中毕业成绩优异的,可以上高中。初中和高中各一年学期。高中成绩优异的,可以考本科或者专科,学期也为一年。毕业后能分入天地商号办的研究部门的,还有机会获得研究生学历。”
这个问题,韦宝之前已经想过了,这样的话,五年时间就能培养一个大学生出来!而且完全是现代模式了。韦宝的专科、本科,其实也都是一年的学期,是因为韦宝觉得学习点理论知识便应该提早到专业工作中去淬炼,学历没有什么用。
现代人十之七八做的都不是专业对口的工作。
扫盲班的时间是太紧张了,但是韦宝觉得普及扫盲班的义务教育,也够用了,至少能杜绝自己底下再出现文盲。
扫盲班又不脱产,而且才两三个月时间就结束了,其实成本是很低的。
韦宝手头有一套义务教育的课本,是一名‘穿越巨热衷’兄弟存在电脑里面的资料,韦宝打算交给薛贺,让他重新浓缩一下,先把小学教材弄出来。全民上扫盲班,扫盲班毕业成绩优秀的,可以上小学。
薛贺三十多岁年纪,灾年又有养活一家老小的重任,见公子如此器重自己,发誓一定将公子交代的事情办好。
韦宝又对薛贺、张斌、付继光三人问道:“你们都愿意长期在这里发展么?”
三人都表示愿意。
“公子,我早断了科考的念头了,在南方还好些,秀才还能混个私塾先生做做,咱永平府这一片也没有几户孩子有银子入学的,考上了秀才,还不方便下地干活,全家人跟着受罪。”薛贺道。
其他两个人也都这么表示。
韦宝笑道:“那行,你们都将家眷接过来吧!”对林文彪道:“这事你安排一下,另外看一下那些先生,只要愿意在咱们这长期发展的,都将家眷接过来,以后都是正式编制!”
“是,公子。”林文彪当即答应。
这年头读书人太精贵,韦宝给予了他们足够的重视。
韦宝又留三人说了些小学主要学习文学和数学,中学要增加理化学习的事,只是简单的说点概念。
宋应星在一旁默不作声的观察着韦宝办教育的安排,对韦宝更加佩服了。他现在有点明白韦宝为什么要搞简体字,而且刚才听韦宝说了数理化方面的东西,暗忖在韦宝的教育中学到东西的人,以后会死心塌地的留在这里帮他做事,有这么多‘有学问’的人帮着做事,将来哪家商号能比得过韦公子的天地商号?这韦公子的确是个奇才。
韦宝和三人谈了一阵话之后,让后面送来‘千字文’的人,不用拿给他看了,直接和薛贺商量便可以,并鼓励他们好好做教谕,任命薛贺为教育局的管事,是暂时的,以后看他们的表现,都有机会当管事副管事这些,将来规模大了,教育局下面又会分出各个教育局和学校,不愁没有发展。
众人闻言,均热血沸腾的表示要在韦公子这里好好做。他们没有想到大灾之年,像他们这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人,居然能这么被重视,居然能获得收入丰厚的好工作,均是喜出望外。
“宋先生,你对于我的安排觉得怎么样?你现在是副大管事,有什么好的谏言,可以提出来啊,千万不要藏话在心里。”韦宝对宋应星道。
“我只有佩服公子的远见,佩服公子的博学多闻。真没有什么谏言。”宋应星心悦诚服道:“我本来打算便一套实用的书,记述各业的一些法门,现在想来没什么用处,跟公子的教育比起来,太稚嫩了。”
韦宝听宋应星这么说,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呵呵一笑:“宋先生不必妄自菲薄,我诚心希望宋先生能长期留在我这儿,算来4年后,第一批高中生就能毕业,我还想让宋先生帮我编订各个专科和本科类的学术教材呢。”
在韦宝的设想中,他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初中生,就已经能胜任县级官职了。如果一切发展顺利,历史没有被改变的话,三年后,天启皇帝差不多也该挂点了,到时候,整个朝廷官场将会重新大洗牌!他手里的人才,便是他的一项重要商品。跟官场做生意,那又是更高的境界了,比做实物要暴利的多。
想到这些,韦宝就满是憧憬,满是希望,甚至恨不得时间过得快一些才好。相比于个人的发展,他更加看重的是自己培养团队的发展!所以韦宝对于自己个人的科举之路是否顺遂,其实并不是很在意。
“那要看公子了,公子不会忘记咱们的约定吧?”宋应星微微一笑。
韦宝微笑道:“自然不会忘记,只要四年内,我能在功名上超过宋先生,宋先生就一辈子跟随我。”
“决不食言。”宋应星笑着抚了抚胡须。
韦宝眨了眨眼睛,心里有点发虚。
“公子,成了!”
一个时辰过起来很快,转眼便到了,周石匠对韦宝道。
“成了?”韦宝心中一喜。
“嗯,公子请看。”周石匠抡起铁锤,对着一块除了砖模的水泥方砖狠狠砸下去,只有一点痕迹,并没有出现裂痕,更加没有出现裂缝。
众人都被这种水泥砖的坚硬程度震惊的瞪大了眼睛,就是最硬的石头打磨出来的石砖,也不会有这种强度和硬度!
“小宝,放心吧。”王志辉点头答应下来。
韦宝说完,向众人微微一笑,然后对身边的徐蕊、王秋雅和宋应星和一帮随扈道:“走,现在该去看看水泥怎么样了!?”
韦宝说着话,两眼透出凝重的光华,水泥实在是太重要了,要搞建设,首先要大量使用水泥!
虽然现在还是试验阶段,是纯手工作业阶段,但是目前已经是他能搞出来的最高质量了,再要想提高质量,就得靠团队的培养了,不是他能做到的。
韦宝不可能专门做某一件事,他只能起一个挑头的作用。
如果让韦宝专心从事某一个行当,那光是种树,都能让人专研一辈子,光是杂交水稻,也能让人钻研一辈子!当个砖石工程师,甚至是当个铁匠,每一个行业都足够人耗费毕生的经历。
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
显然,这不是韦宝要的生活,不符合他的性格,韦宝要的是玩,是爽,而不是跑到古代来当个‘拓荒者’,即便为了前途,一定要当这种拓荒者,那也是拓荒者的头,他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当好这个‘头’,当好这个家,便算是尽到本份了。他将自己定位于管理者,而不是技术先锋。
大部分时候,对于一个‘头’来说,其实考虑的就是怎么玩,把握个大方向就行了。‘头’是王,是帅,是战略家。当然,要是既能当个战略家,又能兼顾,做个战术大师,自然更好。只是这种人在历史上凤毛麟角,历史上的崇祯和委员长都想这么做,结果只是加速了灭亡而已。
所以,要想专心当自己的‘头’,当个战略家,韦宝不光需要宋应星这种人,还需要上万个宋应星,千万个宋应星,这样,他的‘社会’,他的‘国家’,才能起到本质的变化。
王秋雅见韦宝边走边笑,似乎心情很好,也微微一笑,被韦宝看见了。
“笑什么啊?”韦宝问道。
“没有,见小宝高兴,我也高兴。”王秋雅道。
韦宝笑道:“我高兴是因为刚才安排的那些作物都是高产作物,尤其红薯、土豆、花生、玉米,都不娇贵,贫瘠的土地,刚开出来的荒地,也能种植,种个几年,还能把荒地变成好地!连开荒期都省了。要不然,开荒光是疏松土地都要至少两年时间!”
“这么厉害?”王秋雅惊喜道。
韦宝点头,嗯了一声。暗忖二十世纪初期,军阀大混战的年代,天灾人祸也不少,但是除了河南,好像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饥民了,有了红薯,玉米这些东西,不能说管饱,至少给个一袋子,就能让成年人挺个半年不用担心饿死。
“若真的如此的话,大明的百姓有福气了。”宋应星赞叹了一句。
韦宝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韦宝已经听出来了宋应星的弦外之音,显然并不相信自己的那些高产作物。
成品都已经摆在那里了,为啥还不相信呢?
不过韦宝不爱与人做无谓的争执,他喜欢用事实说话,相信用不了几个月,便能让世人看见一大片绿油油的奇观。
韦宝带着一帮人回到水泥窑的时候,十多包经过韦公子要求,已经完成冷却工艺的水泥,已经装袋子了。
当然,这时代没有树脂包装的密封袋,只能是粗麻袋简单装填一下。
量大的话,甚至连麻袋也供应不上了,只能直接用小车推到工地去。
木工们正在加紧打造独轮车用来,拉水泥,拉石料,拉煤那些,几百个小车才够用。
“开始做水泥砖试验吧!”韦宝对一帮工匠道。
水泥砖是指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天然砂、海涂泥等,这些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用水泥做凝固剂,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
水泥砖自重较轻,强度较高,无须烧制,比较环保。此类砌块唯一缺点就是与抹面砂浆结合不如红砖,容易在墙面产生裂缝,影响美观。
但是制造城墙是太完美了,怎么样也比烧纸的红砖要强悍的多。
现代没有地方需要用来制造城墙砖了,这些砖头多用来做政府的各项工程,能保证质量,几百年都能耐用!
韦宝预备城墙全部用纯水泥砖,相信有了这种城墙,就是以后跟大明对着干,这道钢铁城墙也是突不破的,而且这里靠海,有一个坚实的路上基地,又有水运资源,想封锁他也办不到,稳稳地了!
不管是在大明走仕途路线,还是走造反路线,都将稳稳地!
看着一帮人挥汗如雨的为自己工作,韦宝一阵激动,满心期待水泥砖能成功,没有想到一个现代普通人,跑到古代来,短短一个月内,便能靠自己的努力,弄出这么多成绩了。
虽然这些成绩并没有出什么力气,但还是让韦宝感觉很爽。
水泥砖的生产成本,市场售价会因各地原材料和其它费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要比红砖的性价比明显高出很多。
水泥砖的密实性好、吸水率低、抗冻性好、强度高。有了这些优点,可适用于各种城市建筑工程。
韦宝最看重的还是成本低这个优势。可以在水泥砖中掺入80以上的石粉、废石料或建筑垃圾等,使水泥的成本得到大大将低。
像是这周边的四个里,要想拓荒,得清除大量的石块,石子,这些东西本来还不方便处理,全部用来制作水泥砖,那就太完美了。而且大量的垃圾也有了地方清理。
“好。”周石匠答应一声,按照韦公子开始提出的要求,将已经制作好的砖模拿过来。
“家伙事准备好,大家干起来!”周石匠声如洪钟的吆喝了一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