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苦寒之地,一般人都只种植一季,这就是粮食产量迟迟无法上升的主要原因,一到冬天,人都能冻死,谁还愿意伺候庄稼?而且,庄稼也无法在漫长的冬季里成长,开花都没有办法,还怎么结果呢?
经过一番实地调查,最终还是圈定了大批的土地开始耕种,粮食的种子,却是从外地购入,这难不倒人,大批的晋商很快就纷至沓来,给朝廷带来了福音。
商人逐利,即便是在战争年代,他们依然屹立不倒,明剑现在忍气吞声,其实他知道,这些晋商曾经大量倒卖物资给建奴,这才给了建奴发展壮大的机会。当然了,也怪明朝内部出了问题,没有机会将萌芽掐死。
通过和晋商的交易,明剑很快就得到了大量的物资,也让宁远、山海关、遵化、蓟州四座城市稳定了下来,成为了朝廷的控制区,明剑也将临时皇宫搬到了宁远,坐镇这里,指挥生产。
这种过程是很枯燥的,但又不得不为之,系统虽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要从根本上发展,还是得从现实当中来。
明剑将政策制定好了之后,便让下面的人执行,农业税一律免除,让农民有干劲儿。
与此同时,他开始将之前几个位面都整过的日用品技术拿了出来,挑选相对忠心的晋商负责经营,为朝廷的财政做贡献。
现在朝廷的财政那就属于一张白纸了,随便画。
最终,范家的一个名叫范成文的庶子,成为了明剑选中的代理商。
这个范成文其实是明末最大的汉奸范文程的侄子,但是他却极其的痛恨范文程出卖祖宗的行为,因此,他被明剑给选中了。
范成文和明剑接触后,看到样品的时候,他就已经敏感的觉察到了里面的巨大商机,他迅速的调集了人手,来到了宁远,马上开始建造作坊。
没过多久,就有大批的日用品出厂了。
明剑甚至都没有设置什么障碍,日用品可以到处销售,甚至对满清鞑子,也照样销售,但是价格上,必须要突出一个【贵】字,一块肥皂最少10两银子,一把牙刷至少5两银子。
这样的效果,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攒起来大量的财富。
一切,都在按照明剑的设想在进行,漫长的等待,也终于有了收获。
宁远国库里面的存银逐渐的多了起来,朝廷开始四处购买物资,准备大干一场。
而与此同时,南方的使者也长途跋涉,抵达了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