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吗,曹操还是有些良心,不忍车辙压过荀彧的血迹,故而避开了司马门-正门,改从侧门进入皇宫,也算给皇帝留了几分面子!
而荀彧的惨烈身亡,也震慑了所有汉室忠臣,让他们认识到了曹操的决心,以及曹营集团的庞大实力,再也没人敢出面阻止了!
接下来,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曹操来到了麒麟殿,躬身谢过了大汉天子,而后正式昭告天下,在大汉的朝堂之上,除了一个刘姓皇帝,还多了一个曹姓公爵!
公爵只比侯爵高一级,二者却有天壤之别,除了印宝、服饰、礼仪……最大区别是权利,后者只能有封地,前者却有一个国家!
按照古制,皇帝有帝国、诸侯有王国、公爵也有公国,虽然规格略小一点,却也是应有尽有的,可以定国都、立社稷、祭祀先祖灵位、分封文武百官,还有自己的大片领土呢,就是一个国中之国!
比如曹操的魏国,就定都于邺城,并把冀州的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共计十个郡,划分为魏国土地,至于文武百官任命,还要看奸雄的安排了!
难怪大军凯旋之后,要留下曹丕、曹植镇守邺城呢,从此以后,曹家就以魏国为根基,不断的发展实力,终究有一天呢,魏公国变成庞然大物,就可以顺理成章取代汉室了!
…………………………………………………………………………………………
“文若公竟刚烈如厮,真不愧是汉室忠臣,也真活活的羞愧我也,愿公一路走好呀……噗!”
“大司马!……大司马晕倒了!”
………………
无愁侯府-书房之中,萧逸虽然足不出户,却一直关注朝堂的情况,当他听说荀彧悬挂宫门、以死进谏,最后血染司马门之时,也不禁的呆愣住了,而后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昨天‘二荀’登门拜访,苦苦的哀求自己出面,阻拦曹操进封魏公之事,如果自己明确答应下来,没有玩弄权诈之术,就可以避免悲剧发生了,可惜自己选择了明哲保身……
与道德君子相比,自己就是卑鄙小人,与忠臣良将相比,自己就是奸党佞臣,未来的青史之上,又该如何记录这一笔…………“萧逸奸诈,坑害忠良?”
强烈的自责、深深的愧疚,就像一股炙热的岩浆,不断的冲击萧逸内心,只见他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最后吐出一口鲜血,人也昏迷不醒了!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n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曹阿瞒!--汝身为汉臣,世受国恩,不思忠君报国,反而威逼天子、强封公爵,莫非要效仿王莽吗?”
“曹阿瞒!--你的车驾敢过司马门一步,老夫今天就自尽于此,誓死不做助曹为虐之人!”
“我的丞相大人呀,还请速速的回去吧,现在悬崖勒马,可免千古骂名--呜呜!”
………………………
谁也没有想到,荀彧会以血肉之躯,堵住了丞相府的车驾,想把他移开都做不到呢,因为荀彧不是坐在门下,也不是站在门下,而是挂在司马门上!
司马门雄伟高大,乃是大汉皇权的象征,荀彧就用一根白绫子,把自己挂在了司马门上,离地起码四五丈高呢,下面就是花岗石地板-坚硬如铁、洁白如玉!
荀彧握着一柄宝剑,一边声泪俱下的,劝说曹操的车驾回转,继续做大汉忠臣良相;一边做好了殉国的准备,只要相府车驾踏过一步,他就会割断白绫子、血溅司马门!
哀大莫过于心死,荀彧真的伤心了,自己投靠曹营十余年,本想辅佐丞相大人,荡平诸侯、安抚百姓,再次中兴大汉王朝,自己也能留名青史之上!
没想自己呕心沥血、辅佐起来的曹丞相,竟然在觊觎大汉江山,一旦此事成真了,荀彧留给后世人的,又是什么名声呢……助曹为虐?为虎作伥?
“荀令君速速下来吧,若有是政见分歧,咱们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的探讨,何苦以性命相逼迫呢?”
“老夫今日进封魏公,既是大汉天子的恩典,也是天下百姓的拥戴,上合天义,下顺民心,荀令君何故……何故……唉!”
曹操乱世奸雄,却也是性情中人,面对辅佐自己多年的谋士,也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不禁的热泪盈眶了,感觉灵魂受到了鞭挞一般!
本想鼓动唇舌,把荀彧劝说下来的,可是话语说到一半,却突然沉默无语了,曹操心中明白的,无论自己如何掩饰野心,也逃不过天下人的眼睛,更逃不过千古骂名!
回想起前尘往事,曹操何尝不想做一名忠臣,二十岁初举孝廉,任职洛阳北部尉,自己就以五色大棒,棒杀了犯禁的权贵,二十五岁为朝中议郎,也多次上书进谏,希望朝廷革除弊病,却如泥牛入海毫无消息!
一路行来、一路坎坷,受人讽刺、遭人嘲笑,无情的事实告诉曹操,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能做治世能臣,只能是乱世奸雄,用自己的满腔抱负、雄才伟略,去改变这个腐朽的世界!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自己征讨诸侯、安抚百姓,终于统一中原之地,也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是把权力还给汉家天子,做一辈子忠臣良相呢?还是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做自己的乱世奸雄?
天人交战,进退两难,曹操不禁恍惚起来了,不知后半生的道路,应该如何个走法……忠臣?奸雄?
“十几年浴血奋战,才有了今日大好局面,丞相大人只能奋勇向前,万万不可后退一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