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水军,圣旨

有了卢象升的举荐和保证,甚至卢象升说服崇祯,可以拿李子霄作为一个表率,给国内那些乱军手里做个榜样。

告诉他们,朝廷对于他们这些乱军头子,是可以宽容的,甚至只要他们能为朝廷立功,一样会被封官加爵。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动摇大明境内,那几股顽强乱军头子的造反决心,更容易让朝廷诏安他们。

最终,卢象升的话,还是打动了崇祯,崇祯颁了一道圣旨,让李子霄立即入京面圣。

而随后,崇祯便下令将高起潜打入死牢,以安抚卢象升,还将杨嗣昌叫入宫内,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只不过,相比起高起潜,杨嗣昌对崇祯依旧有用,而且杨嗣昌在朝廷中,党羽众多,地位根深蒂固,可不是可以随便处置的。

朝廷发生的一系列小动荡,远在永城县的李子霄,此时一概不知。

李子霄回到永城县之后,在忙完抚恤阵亡将士,犒赏有功将士,祭奠英烈等一系列事务后,便立即下令开启新一轮的招兵。

在李子霄北征离开的这五个多月时间里,钱广元在永城主持事务,对于新兵的招募,一直都不曾停下。

五个月时间内,差不多陆陆续续又招募了大约三千余人,而且不仅仅是在永城县周围招募的。

钱广元还派人远到河南西部,甚至是湖广招募那些青壮流民,那些地方年前是旱灾最严重,匪患最严重的地区。

朝廷没钱没粮赈灾,到了冬天之后,这里的百姓只得纷纷携妻带口,背井离乡,到外地去乞讨,造出遍地的流民。

今天的冬天,更是格外寒冷,那些缺衣少粮的流民,很大一部分,都要冻死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白龙军只要随便喊出招人管饭的口号后,很短时间内,便会用一大群流民涌过来。

……………………………………

到了崇祯十二年三月中旬,李子霄在白蛇寨迎来了一位太监,是宣读圣旨的太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永城屯军游击李子霄,立即入京面圣,钦此。”

一个板着脸,跟别人欠他两百两银子似的死太监,此时就在白蛇寨大厅中,宣读圣旨。

“吾皇万岁。”

李子霄起身之后,走到那个太监跟前,偷偷塞到他手里几张银票,足足有三千多两。

这个太监收到银票后,竟然还仔细看了看,见数量不少,脸上才露出喜色。

李子霄笑着说道:“公公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杂家为圣上办事,不敢叫苦。”

这个死太监收了银子之后,之前一副冷冰冰的脸色也变了,和气的对李子霄说道:“李大人,赶紧启程入京吧,不要让圣上就等了。

对了,圣上特别嘱咐奴才,告诉李将军,带上孔有德那个叛逆之臣入京,半途之中,千万不能让这叛逆死掉,否则圣上可是要唯你是问的。”

“李某知晓了。”

对于这次入宫面圣,李子霄早就预料到了,而且他知道这背后定然少不了卢象升的帮衬。

这次入宫面圣的机会,李子霄当然不会放过,要不然他这次北征之战可就白打了,此次入京,就是他收获果实,扬名天下的机会。

“李大人,我家大人让告诉你,他承诺的都已经做到了,接下来就要看大人自己的了。

按照之前的约定,大人在入京之前,我家大人会在京城五里外的一处客栈,等候大人。”

这次护送那个宣读圣旨来白蛇寨的人,竟然就是之前跟随卢象升的将领郝建,在无人之时,郝建对李子霄说道。

“放心,下官和卢大人的约定,不会忘记。”

随后,李子霄率领五百名将士,带上孔有德,以及两大车装着的箱子,离开白蛇寨,北上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