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虎啸返山雍凉惊(16)

黄华的一万大军,两三天内就能够抵达禄福城,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来不及让杨丰收揽人心、招兵买马。

眼下杨丰能够做的,就是守住刚刚夺取不久的禄福城,将黄华的大军拖在禄福城下,然后等待张掖的麹家兄弟率军赶来,内外呼应,击败黄华的叛军。

而就在杨丰率军紧急筹备禄福城防务的时候,城中再次发生了动乱。

原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城中大族苏家眼见着杨丰的“王师”只有区区几百人,再无其他“王师”兵马后续赶来,心中很快就生起了其他心思,此时获知黄华的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回来复仇,立即也翻脸无情,家主苏衡率领家兵,入夜袭击了城中的杨丰军。

杨丰麾下的邻戴带来的羌人,骤然遭受城中苏家人马的袭击,猝不及防之下,羌人被打得大溃而逃,杨丰的两百骑兵虽然没有遭受苏衡的袭击,但力量微弱,也无法挽回败局,只能够护着杨丰,收拢了部分溃卒,连夜狼狈地逃出禄福城。

禄福城得而复失,邻戴带来的羌骑一场溃败,也只剩下两三百人。逃到城外的杨丰兵不满五百,势单力薄,这个时候他既不能返回张掖,也不能够逃往张掖属国,人心惶惶,士马惊恐,只能够硬着头皮,仓皇撤往玉门。

那是第一座传檄而定的城邑,虽然杨丰也不能保证那里就是安全的,但至少要比眼下流亡逃窜、军无所依的现状要好得多。

逃了一夜一天,杨丰的败军总算跑到了玉门。

玉门长还没有得知禄福城中的变故,对于平定武威、张掖两郡的“王师”,他还是心存敬畏的,此时见到杨丰的兵马前来,虽然心存惊讶,但还是恪守职责,亲率吏民,将杨丰等人马迎接进到了城中。

至此,突遭大变的杨丰才总算能够稍稍得到喘气。

只是,接下来的坏消息,似乎还在接踵而来。

苏衡与黄华重新联合,黄华夺回了禄福城,并派兵往玉门追击而来。

敦煌张家的兵马侵入酒泉郡,沙头、干齐等城邑已经沦陷,也有一支敦煌骑兵,往玉门方向而来。

麹家兄弟率领的兵马已经断了音讯,也不知道在黄华大军调走后,他们到底是否已经突破了表氏城的方向,攻入了酒泉境内。

返回酒泉故地的杨丰身上的运气,仿佛在一夜之间,就全部在禄福城花光了,坐困玉门的他再没有了在武威、张掖两地时的顺风顺水。

他只能够一边遣使与敦煌的兵马接洽,一边急召麹家兄弟率领的兵马火速救援,同时加强对玉门的控制和防务,准备凭借玉门这一处小城邑,和河西来势汹汹的各路叛军人马死磕到底。

入夜后,黄昂逃走了。

面对城外声势浩大的敌军,黄昂心惊胆战,而城内惶惶不安的人心,更让他有一种即将失控的预感。

黄家的部曲家兵大多都随黄华赶往表氏城,禄福城中的守备力量则显得单薄,要是明日休整一夜的敌军人马围攻城邑、堵住城门,那他们就真的插翅也难飞了。

因此,黄昂也不顾一些宾客的劝阻,执意要在城外敌军还未来得及合围之前,弃城出逃,逃往留有大批兵马驻守的表氏城。

可是,家大业大的黄昂拖家带口、车骑络绎的出城声势,就算是在黑夜逃亡,也还是引起了杨丰布设在城外的游骑的注意。

乘胜穷追,把炬逐北。

杨丰当即让马超带着邻戴的羌骑连夜追击,在一场衔尾交锋的冲杀过后,出逃的黄家人马首先抛弃辎车上的大宗财货,然后是多辆失陷、损坏的马车和车上的老弱妇孺,最后是马力不继、身上负伤的宾客、部曲。

可是到了最后,蓬头垢面的黄昂还是被穷追不舍的马超追上了,指认他的,恰恰就是几个最早被他抛弃在路上的妇人、宾客。

马超生擒黄昂,回到了城下。

这个时候,杨丰也已经率军进驻群龙无首、再无抵抗的禄福城了。

城中以苏家为首等一帮士民在获知黄家仓皇逃窜之后,也先后意识到了禄福城头再次变幻大王旗,急忙准备“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积极主动配合杨丰率领的军队捕抓黄家余下的叛党,控制整个禄福城。

而杨丰在兵不血刃拿下禄福城之后,也不负众望,大肆庆贺、犒赏一路随他履锋蹈刃的士卒,并开始向酒泉郡内各城传檄招降,准备瓦解酒泉黄家最后的士气。

···

表氏城,黄家大营。

作为率军堵截关中兵马入侵酒泉的首领,黄华对自己苦心打造的营垒防线很有信心,他自信除非张掖的敌军有一两万精兵,否则就算他们冲到表氏城下,也只能够撞得头破血流、败阵而归。

这些天,张掖敌军的举步维艰,正好印证了他内心的这种自信。

他相信,再这样拖下去,作为入侵者的关中兵马一方,一定会支撑不住,只能够选择罢兵言和,然后默许黄家在酒泉维持独立割据的地位。

只是,伴随着后方禄福城传来的噩耗,黄华狂妄自大的信心被无情地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