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朝中的力量就必须集中起来,北方的战争可能随时都会爆发。
锦衣卫和货栈这边的人吗?虽然也在不断的分化了一些草原部落,可并不代表他们就不会对于天朝进行抢劫和掠夺。
大明以前是一只羔羊,很多人都想上来咬一口,但是如今这只羔羊慢慢成为了豺狼,虽然不断的往外发展,但还没有强大到目无一切的地步。
这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给慢慢离不掉的过程,毕竟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就意味着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会因为朝廷现在提供的东西而停滞不前,他们知道还可以过更好的生活,所以每个人都迸发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为自己这个家奋斗,进而为这个国家。
宣传国家宣传国在宣传家是大明报的主旨之一,他们要告诉人们的就是要想做得人上人,有些苦头是必须要吃的,就算自己这一代做不到,给下一代留一点记忆,有点能力,有一点人脉也还是可以的。
百姓们现在是幸福的,至少如今他们可以随着商队离开随着百姓迁徙,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放下自己手中的技艺。
不过当越来越多的专科学校开办之后,他们就知道自己的出路远远不止于这一种,因为他们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那样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
技术上的事情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创新这方面还算是比较严苛的,因为每个人都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获取更多的东西,那么这就需要时间,需要能力,需要一切自己可以掌控的东西。
各个部门按部就班,他们在用着自己最大的力量在改变整个帝国,从小处入手,从细节上着手,他们要改变整个大明帝国的面貌。
外封的两位王爷已经离开了京师,离开了大明国境,接下来最热闹的莫过于新一年的五年计划的编制。
之前五年计划也一直都不断的在调整,修改之中,每一年的变化都在进行着,所以相应的计划也得改变,有些任务提前完成了,有些任务还在落后,所以他们不得不加大力量来让整个计划更加的完善。
大明的人口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多,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口的数量,更多的是未来劳动力的发展朝廷曾经做过统计,他们还需要不断的将人力从土地之上解放出来,那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口去从事其他行业,比如说贸易,比如说战争,比如说其他各方各面,反正只要离开土地就行了。
如今新生儿挺多的,毕竟关于标准的产房,这样的事情也应在大明帝国中开始进行了培养女科医生,虽然进步缓慢,但至少有人愿意接受,让自己的家人接受最干净,最正规的妇科生产手术。
大明民间还是有不少懂得这样一树的人,那些文婆虽然不太可靠,但他们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加大培养也能成为合格的接产人员。
太医院如今的医学院也在不断的进行扩招,女子学院虽然还算比较少的,但他们也渐渐的在帮助那些文婆掌握更加新奇的知识。
做一个民间大夫,很多人是称职的,虽然多少有一些碰运气的成分存在,但如果要像如今大明朝廷一样,成为一个真正的能看病的医科大夫,那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所以在之前不管年龄,不管医术,只要愿意在医术上有更大的建树的人来报考医学院,基本上都是录取通过的,当然混日子的不算。
所以百姓们对于健康逐渐重视起来之后,你学生也就更多了,毕竟能够从朝廷举办的医学院里毕业,最后获取的知识与财富,甚至是身份地位都是不可往日而语的。
以前各种各样被人瞧不起的行业,如今都成为了很重要的行业,因为离开他们,很多事情都不能运转,朝廷也有意让这些职业成为一种平等的工作,那就是他们干活最后挣的钱也是养活了一家人的,只要能养活大明的百姓,不管你是什么行业,都应该得到尊重,朝廷虽然不断在宣扬这些,但毕竟是几千年留下来的习惯,所以对于某些行业还是有人加以歧视,但朝廷不可能把所有人的思想都统一,只能劝导规劝,最后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朝廷所宣扬的事情。
并不是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只是反对也得有反对的道理,而不是为了反对去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毕竟是需要反对的声音的,否则的话光凭嘴说什么都是对的,最后带来的麻烦可不是简简单单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时候会变得特别的复杂,复杂到不管他们怎么做都会改变,有些时候,一瞬间的东西总是会让他们感觉到不一样。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外面吃霸王餐,然后被送到后厨洗碗的事情,在皇帝回宫之后没多久,就已经到了方中愈的案头。
汪雨辰在收到了,消息没多久之后就立马将前因后果搞到清楚然后将最后的报告送到了方中愈的面前。
“大人,您看这件事情要怎么处理?”
其实这样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毕竟连皇帝都不在意了,他们过多的参与也不太好,可是该问的话还是要问一些的,毕竟牵扯到他们。
皇帝出宫,锦衣卫是要跟着,但是锦衣卫没有第一时间的出现,帮皇帝解决困境,皇帝身边的侍卫也没有第一时间出现,这本来就是不正常的。
不管建文皇帝朱允炆,他在不在意,这件事情终归是发生了一会儿,跟着的侍卫们肯定会有人来这边接洽的,汪雨辰自然想知道方中愈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是不追究了是吗?”
“是的,陛下不仅没追究,而且还赏赐了那个店小二。”
“既然如此,咱们按照陛下的意思办就行,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没什么,咱们这边该担的罪责一并呈上去,陛下心里有数。”
他听懂了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意思,也就是说,如今很多人遵循规则,按照规则做事,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是挺满意的。
“是。那护卫那边?”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咱们不用处置,陛下能够这样做,也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消息。将陛下的话传出去,不要通过咱们的渠道,通过其他人的渠道。”
皇帝既然已经做了这样的事情,方中愈自然是希望能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后续的安排,他的人以及非常的熟练了,所以他相信不久之后大家都会更加的注重规则,注重规矩。
毕竟皇帝的身份摆在那里,只要他表明身份,只要把这番话传出去,大家都会按照他的意思做,毕竟在一个以皇帝为首的帝国,这样的情况出现是很少见的。
皇帝的意思虽然不能,但只要这件事情能够推动帝国的发展,相信很多人会愿意做的,就算是那些官员,他们也不会。
“是。”
如今很多的事情,王雨晨都可以自己做主了,这件事情毕竟牵扯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没有方中愈答应,其他不管做什么样的操作,他们都所以他才会在第一时间内向方中愈请示。
后面该怎样处理,方中愈不会管他只会给一个大致的建议,过不其然当是为头领,向锦衣卫这边来接洽的时候,王玉成亲自接见他,并表示方中愈的意思。
侍卫统领对此也非常的高兴,他听出来了,似乎锦衣卫这边对这件事情会有一个妥善的安排,而且也不会牵扯到他们。
这件事情似乎就这样完美的解决了,不管事,锦衣卫还是护卫那边,两方都没有,因为这件事情产生太多的问题,甚至不久之后,朝堂之间,百姓之间更多的都在讨论规矩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