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郎不要客气!只要白某办得到的!”其实,他已经隐约知道了什么事!
因为他就分管科举,其余并不管!天官司有两个郎中、两个员外郎,都是各管一摊事务!
武炎之拿出一本册子,递给了白奉:“河东举子顾志文,诗文不错,我那日见了,百读不厌!最后一首‘早发白帝城’很有气魄!白公请看!”
白奉接过那书册,翻看起来,他看了前边十余首,倒是感觉很平常,并无什么惊艳之处!
然后跳翻到书册尾,一首‘早发白帝城’瞬间映入眼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看罢,白奉不禁大惊,这首七言可是气势豪爽、笔姿骏利无比!
“要说这顾老弟的诗词,前边若干倒也平常,不过这最后一首,倒是绝唱!
此诗锋棱挺拔、空灵飞动,是难得的佳作!”白奉不住地点头!
“我也有此感觉,看来这顾举子是读书开窍了!他下一科依然是报考的明经科,还希望白公多多提携于他!”武炎之轻轻道。
“就凭这最后一首诗,进士不敢说,明经还是没有问题的!请武郎中放心,鄙人一定不会遗漏人才地!”白奉道。
“那就多谢了!我还有事情,要赶到将作监,讨论凤炽桥的设计方案!
明日我邀请上冬官武尚书、司属寺李监、司宾寺崔少卿、司农寺郑少卿等人到寒舍一聚!到时候,还请白公赏脸!告辞!”武炎之道!
“这…那就多谢武郎!卑职敢不奉令!”白奉很是客气!
“大家聚一聚,联络一下感情,也是很好的事情!告辞!”
“武郎慢走!”他送出老远来!
武炎之本来不想抄诗,可是为了帮助顾志文,也不得不在那书册后面添加了一首李白的诗,以增加得中的砝码!
唐代是科举制度开始发展的时期,制度并不完善!行卷之风盛行!
所谓“行卷”,就是把自己的诗词给当朝名人高官看,博取名声!一旦有了名声,主考官如果不予录取,就会面临极大的压力!因为别人会以为你受贿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