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战后发展

不朽大皇帝 沙眸 4779 字 2024-04-20

这就相当于,苍国用一堆的纸张,换来了数额巨大的银子。

杨沐并没有挥霍也没有做别的处理,而是让户部封存好,当作一个外汇储备,万一出现了什么突发情况或者打仗,可以作为一个经济手段。

当然,苍国一片欣欣向荣,别的国家也不是吃老本的。

伐晋之战中,苍国军队大放异彩,再加之会盟时候的一番国力展示,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在与苍国贸易的同时,也在尽力的模仿,发展本国的国力。

譬如楚国,就在楚皇熊敏讷的大力支持下,推行了寒门教育,并且着手打压贵族势力,为将来的科举做准备。

作为另一个大国的阮国,除了模仿苍国的诸多政令之外,则是加强了骑兵方面的建设,规定每年拨付大量的款项,用于发展战争器械与骑兵,颇具创新意识。

还别说,一番模仿下来,有些国家还真是学得有模有样的。

譬如,苍国的十二部制度就被康国和邵国,这两个小弟全搬硬套地模仿,虽然由于技术原因,很多事务都无法进行,像科技部和教育部,仿佛就像是一个空壳子。

但是,这两个国家也不在意。

在他们君臣的眼里,苍国就是学习的对象,苍国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什么都应该学习!

康国皇帝甚至当着十几万的将士和百姓说,苍国救了康国,两国有着兄弟般的情谊,苍国就是康国的兄长,兄友弟恭,苍国的一切都值得康国学习。

然后,邵国皇帝得到了这个消息,顿时觉得康国的马屁拍得太厉害,认为自己被比下去了,非常的不甘心,也担心以后苍国会因此在国策中偏袒康国,于是又下了一次狠狠的决心,摆下祭坛,召集臣民祭天立誓,当众又剁了一根手指头!

邵国皇帝宣布,以后邵国为苍国的藩属国,年年上贡,永不相叛,军队征伐出战、册立皇后、太子,敕封丞相等大事,都要禀报给苍国皇帝裁决,若是苍国遭受外敌,邵国有义务派兵相助。

消息一传出,诸国皇帝侧目。

为何?

因为很熟悉。

以上的种种,不就是过去大礼王朝分封时,各大诸侯国对天子的义务么?

邵国这是自降国格,主动比苍国矮一级?

有心人仔细一想,就能懂得其中的道理,经过吴国的入侵一事,整个邵国都被打残了,现如今也就几万的残兵弱将,国内贵族没屠杀的屠杀,逃跑的逃跑,就连皇族都只剩下几十人,可以说基本上失去了治理国家的能力,随便哪一国来攻打,都能在短时间内将之攻陷。

换句话说,邵国已经失去了独立成为一国的能力,若是没有苍国的大力庇护,迟早要亡国。

邵国皇帝此举,虽有苟且之嫌,但却也非常的务实,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邵国需要紧紧抱住苍国的大腿!

果不其然,在几天之后杨沐就收到了一份邵国的国书,恳求苍国给邵国一部分名额,让邵国的平民子弟到苍国的学堂里面学习。

对此,杨沐没太大的意见,不就是派留学生来苍国接受先进的教育么?

以两国现在的关系,准许又何妨?

于是,杨沐大手一挥,就准了邵国每年一百个名额,唯一的限制就是不能进入到太学学习。

这不仅保证了先进的技术和核心的知识不扩散太快,又能巩固两国关系,让邵国离不开苍国。

为什么这么说?

前者很容易理解,后者就要涉及到邦交的亲疏了。

那些邵国的留学者,长时间受到苍国文化和教育的熏陶,这辈子基本上就被打上了苍国的标签,自然也是亲近苍国的那一派。

形成一个依赖关系。

两国的邦交,肯定会更加的亲密,邵国就会成为苍国那个甩都甩不掉的小弟。

于是,在诸国皇帝的惊讶中,邵国选拔出来的平民,进入了苍国的学堂里修习。

一些国家羡慕万分,蠢蠢欲动。

但是,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消息从苍国传了出来。

是一本书。

名字叫做《大苍英雄传》。

会飞的灯,自然就是孔明灯了。

不过,在徐乐水的陛下,变成了司马灯。

杨沐也不否定,毕竟这样一个名字,更能引起百姓们的好奇求知心理,也能够为这个故事,增添一些内涵,有利于故事的传播。

倒是徐乐水才思敏捷,懂得拿捏这种爽点和议论点,足见其是非常有智慧的。

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天赋,那就要好好的利用,于是杨沐很是费了一番口舌,耐心地给他讲解了一下创作小说的一些要素,以及如何将人物往正面形象方面刻画。

陛下之智,我不及也!

徐乐水听完后,心里由衷地感慨,陛下不愧是陛下,在创作故事的技巧方面,已经远远的走在他的前面了。

“这样吧,从今天起你就是礼部的郎中,官封五品,回去之后开衙,立即根据我苍国诸位将军的英雄事迹,多写出一些好的作品,朕会编辑成册,然后向整个天下推广。”杨沐说道。

整个天下推广!

徐乐水感觉自己快要无法呼吸了。

他虽然是从太学里面进修出来的,但是治国从政才干并不强,几年来也只是在礼部一个不起眼的小衙门里,混一口饭吃。

爱写小说故事的特长,一直得不到发挥。

可是今天,这才短短不到半个时辰,就成为了礼部郎中,官拜五品,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

七月,伐吴之战如火如荼。

楚、阮、莽、范四个国家中,除了阮国退出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之外,其余的三个国家都趁势而上,一窝蜂加入到了战团中。

当然,这其中多了一个国家,那就是苍国。

由于奉行杨沐的旨意,青龙军团在将邵国全境收复之后,进攻态势就弱了很多,能咬得动的就咬,咬不动的也不强求,从始至终都没有再增兵,也就是说整个邵国的战场上,青龙军团都只投入了五万军队。

前期的时候,苍军还出力比较多。

但是自从收复了邵城之后,邵国内的兵将出力就多得多了,就算要补充兵员,也是从邵国军队中征召补充,总体来说青龙军团的士卒死伤很少。

时间到了七月,伐吴之战也就进行得差不多了。

此次,楚国是最大的受益国,其后是范国。

至于为什么没有莽国,是因为在最初的战事中,莽国打了一场败仗,损失了三十多万的兵将,以至于后继乏力,在后期的吞并大潮中,反而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

其实,如果从短期来说的话,这场战事没有一个受益国,因为无论是楚国还是范国或者说莽国,损失的兵力都是非常大的,后勤辎重与粮草,耗费的民力恐怕要几年来能不弥补的上。

毫不夸张的说,要不是因为第二次会盟的时候,楚国和莽国分到了不少好处,恐怕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这场战事的结果,早就在天下人的预料当中。

毫不意外,吴国被灭了。

根据坊间的传闻,吴国皇帝自焚于宫中,随着无数的奇珍异宝,一起葬送在了熊熊大火中。

吴国的贵族们,下场是非常凄惨的。

楚军攻破了吴城后,一边派兵进攻皇宫,一边则是派兵抓捕城内的贵族。

新仇旧恨,楚军毫不留情。

一个个世家,在楚军的疯狂烧杀抢掠中,成了一片废墟,满女老少,见到就杀。

就连嗷嗷待哺的婴儿,也没放过。

世世代代的恩怨,似乎要发泄在这一场屠杀中。

贵族的妻妾女眷,则是被当成货物一样,捆绑成串一个个拉上车,以不同的价格,交给那些早就磨拳擦掌的人贩子,卖往各国。

一时间,不仅仅是一些金银首饰变得廉价了,就连奴隶都变得廉价。

楚国的一些贫穷落魄的单身汉,可以花很少的价钱就能与贵族家的小姐春风一度,若是再多花点钱,就能娶一个回家做老婆。

渐渐的,奴隶成了最廉价的货物,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奴隶,被捆成一堆一堆,运送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