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非有必要,一般也不会在这个与天争食的时节打仗。
然而,今年却是不同。
苍国要有大动作了。
原因很简单,粮草的负担越来越重。
这便是苍国底蕴的薄弱之所在,过去几年几乎年年有战争,百姓们虽然富裕起来,但是粮仓里都还很紧巴,可不像阮国和晋国等一些大国,只要没有遇上什么重大的天灾人祸,储存的战略物质和粮食,够百万大军吃个五年十年是不成问题的。
这在这方面,苍国耗不起。
别说让百万大军吃五年十年了,就是五个月都够呛。
远在乐元城坐镇的杨沐,也深深感觉到了粮食方面的压力,民间的粮米价格都已经涨了三倍了,要不是官府一直在抑制粮价,打击哄抬价格的无良米商,恐怕涨到十倍都有可能。
所以,唯一缓解粮食压力的方办法,就是攻入晋国内,打开伊水粮仓。
没错,就是伊水粮仓。
须知,粮食这种东西运输起来太难了,而且储存的作用也是作为一个战略物质,用来救灾或者支撑大战需要,不可能将整个国家的粮食堆积到一起。
没那个必要,也得不偿失。
所以,就有了国家粮仓。
晋国的国家粮仓一共有五座,以京都的晋城太仓为首,这伊水城的伊水仓就是其中一座,聚集了西境几百座城池每年收纳的粮食。
根据所掌握的情报,这伊水仓能容纳粮食五百万石,即便是晋军筹备粮草抽调了很多,也应该有两三百万石。
一石粮食够一个士卒吃两个月左右,两三百万石够三国联军吃个半年了。
只是,伊水城是一座大城,要想攻下它是一件极难之事。
由于有伊水仓在,所以在晋国诸城中的位置十分的重要,周围就设立了几座坚城防守。
除此之外,还要担心晋军大败之后,将粮草烧掉。
虽然,历来粮仓在设计的时候为了防火,有非常严密的防火措施,就算是放火也不太可能会将粮草烧掉。
但是,粮草可是三国联军的头等大事,哪怕是多烧了一万石,那都是非常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