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爷慢慢坐下,还为那突然出现的感觉惆怅不已,心想,我那猴子今晚不知在哪里?
老师母进来为客人倒上茶水,默默退出。
老先生:“鸠山先生请用茶。”
那里间和外间只有一道布帘相隔,且那布帘边上有一道韭菜叶宽的缝隙,猴子凑近帘缝,单眼向外观看,只见父亲时隔半年多,似乎已经苍老许多,瓜皮帽下花白的头发又见稀疏。猴子不禁暗暗伤感。
再看那鸠山,也是五十多岁,一身和服,稳坐端庄,温文尔雅,像个读书人。
老先生说:“鸠山先生来访,蓬荜生辉。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鸠山一口流利的汉语,听不出外族语音。他说:“久闻老先生雅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徐福东渡,植慧根于扶桑,日本中国乃同宗一脉。鸠山来中国,一是生意糊口,二是寻根问祖。”
老先生郎朗一笑:“既然同宗一脉,先生可曾听说煮豆燃萁的故事?”
鸠山说:“曹氏兄弟之古事不可与今事相比。日本来中国,深得民众欢迎。君不见数百万民众与日本朋友共建东亚共荣?”
老先生说:“中国地广人多,什么人都会有,古有苏武牧羊守节,也有秦桧媚金求荣。几百万小数字,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
方老爷文化不高,不耐烦这样拽来拽去的。说:“鸠山先生,说正事吧。”
鸠山微微一笑:“方老爷是个急性子。好吧,鸠山拜访老先生实在有一事相求。”
老先生说:“我都七十岁了,能为你做什么?”
鸠山说:“老先生什么都不用做,我们就借你的大名一用?”
老先生说:“我那名字不值钱。说吧,什么事?”
鸠山说:“老先生果然爽快人。是这样,我们商行打算出资在方庙镇办一所小学,想请老先生出任校长。当然,先生年事已高,具体琐事都由年轻人操办。”
老先生说:“办学?这是好事!都教些什么呢?”
鸠山说:“鸠山小学的一些课程,比如语文,算术,还有些常识,地里,历史什么的。为了孩子能对外交流,还设置日语等一些课程。”
老先生说:“明白你的意思了。日本人果然高明。为了你说的共荣,两支枪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