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科举之争(下)

北方虽然大片疆土划入大唐,可是民心不归,内部依旧动荡。武力镇压也不是个办法,朝廷要的是长久安定的统治,并非是接连不休的战争。因此军事镇压绝对不行,反而容易引起一系列的恶果。

既然军事镇压不行,北庭都护府内部又时常混乱,那么到底是继续设立北庭都护府还是说像之前那样扶植一个傀儡政权就成了今日讨论的重点。

恩,至少大部分朝臣都是这么想的。

哪知道李世民不按常理出牌,提出议论北庭都护府了以后,居然点了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人——陈飞。

“陈飞,将你的奏本念给大臣们听听。”

“是!”陈飞迎着大臣们奇怪的目光,手托一本厚厚的奏本走到中间,徐徐摊开奏本,陈飞无奈的叹了口气,求助似的望向李世民——奏本写的太多,摊开以后两只手拖不下

李世民指派了一名宦官协助陈飞拖着奏本,陈飞对着“一晚上的劳动成果”向大臣们慢慢叙说自己的想法。

其奏本上写的内容大致与昨日对李世民说的无异,先是叙说了北庭都护府的价值与必要性,然后就此展开了论述,结合当地的情况,叙说了管理的办法。

当陈飞提到让当地牧民最基层官员,“自己人管理自己人”的时候,一些大臣已经不淡定,顾不上礼仪,小声的窃窃私语。

当陈飞最后提到向牧民开放北庭都护府,并且降低他们应试难度的时候,大臣们就不是议论纷纷,而是一片震惊!

没错,就是震惊!

科举在这些大臣们眼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下读书人所有的荣耀与历程。陈飞居然提出来向那些野蛮民族开放科举?岂不是折辱了孔圣人的声明?更过分的是,你向他们开放科举就开放科举,居然还要降低他们的考试难度,你特么没吃错药吧?要与天下读书人为敌么?

ps:大家女神节快乐!

次日早上的朝会,天还未亮,东方鱼肚刚刚泛白,大臣们已经在朝堂外面集合。

关于北庭都护府的事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晓了一些,对于今天的朝会,大部分还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

为何呢?因为北庭都护府的建立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方的草原民族非常排斥汉人,这就会导致日后北庭都护府最大的隐患来自于内部,这不,已经发生了好几起流血事件,那些反抗的牧民拿起刀是兵,放下刀箭就是民,全民皆兵。你要如何管教?根本没法管教!

何况北方对现在的大唐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疆域太长,太过于贫瘠,容易被外敌趁虚,还需要增派大量的人马进行守卫,投资太大,有点得不偿失。

因此现在许多官员对北庭都护府的建立不看好,认为李世民为此事召开朝会可能并不是想要如何解决北庭都护府的问题,而是要商讨北庭都护府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趁着早朝还没开始,大臣们为此议论纷纷,都在商讨北庭都护府建立的得与失。

大臣们相互之间争论的时候,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年轻人没精打采的打折哈欠。

“哈”一个大大的哈欠,陈飞满眼都是眼屎。没办法,家住在郊区,为了赶一趟早朝,他要比别人早起一个时辰,外加他昨天写奏章加班道半夜,想不困都不行。

“咦?子诚?你怎么在这里?”陈飞正打哈欠的时候,忽然身旁传来一道惊讶的声音,擦掉眼泪望去,李治正屁颠屁颠的朝他跑过来。

“殿下哈早上好啊殿下。”

“呃早早上好,”李治摸摸头,好奇的上下打量陈飞,接着问道:“子诚啊,父皇是不是给你升官了啊?今日怎么来参朝了?”

提起升官的事陈飞就连连翻了几个白眼,如果说打杂也算是升官的话,那他确实算是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