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乾想了想,刚才那张自行车的图纸过于的复杂,不说链条,就是那带荆齿的轴承就无法大规模的制造,想到这里在另一张纸上随意的画了几笔,将原始的自行车勾勒出来递给甄三道:“自行车这物件看似简单,但要求的工艺精度却是不低,我这里有简易的图纸,你拿回去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先制造出来?”
甄三已经具备了后世工匠钻牛角尖的性格,看了一眼原始自行车图纸,再看看手里第一张精巧的自行车图纸,两者高低立判,自然瞧出了两者的区别和难易。
早期自行车据说是达芬奇在十五世纪末期留下的一份手稿,已经无从知晓是否制造出来,而且结构简单到后世之人咂舌的程度,但却是最早自行车的雏形。
据说最早的自行车是法国一名叫做西夫拉克制作出来的,有一个下雨天,他在路上行走,为躲避四轮马车,被经过的马车溅了一身的泥水,正是因为这一身泥水让他突发奇想,马车太宽,如果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会怎么样……。
于是西夫拉克便开始研究,很快历史上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诞生了。这辆小车有前后两个木质的车轮,中间连着横梁,上面安了一条板凳,像一个玩具。这辆“木马轮”虽然既没有传动链条,又无转向装置,但一般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自行车。
过了十几年,德国一个看林人德莱斯也制做了一辆两轮车,他在前轮上加上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可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时依然要用两只脚蹬地,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
之后,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在德莱斯发明的木轮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前轮大,后轮小。这样人的双脚终于真正离开地面,由双脚的交替踩动带动轮子滚动车辆前行。
一直到十九世纪末,英国人罗松在自行车上别出心裁地装上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自行车才真正的诞生。
自行车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机械学和运动学的发展改变了自行车的结构和性能,装上前叉和车闸,前后轮大小相同,采用钢管制成菱形车架,使用橡胶轮胎等等,哪怕甄乾能绘制出精确的自行车图纸,甄三也不可能将后世现代意义的自行车制造出来。
“不要多想了,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自行车的出现最大的意义是代替了行走,提高了行走的速度,减少了马匹的使用,方便出行……。”
甄乾倒是很想把六分仪弄出来,可是六分仪的制作工艺不是自己用图纸画两笔就行的,分度弧、指标臂、动镜、定镜、望远镜和测微轮这些部件,哪一个精度不是需要达到毫米级以上,对于光学精度的要求更是严格。
既然暂时搞不出六分仪,先绘制出星图,完善牵星术也不错。
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不是一般的落后,当然这是用甄乾去看的结果,八面来风的软帆自然没有,每次出海不是依靠季风和洋流,便是在无风的情况下,使用人力船桨。
可以想一下,这样的海上航行,又在造船技术不算发达的唐代,一艘千石以下的海船又能装载多少货物。
就连甄乾这时候都大力的发展飞轮船,即便知道再多的先进技术,造不出来又能怎么样。
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
甄乾除了慢慢的积累,还能怎么办?
好在甄三的悟性不错,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唐人,在不怀疑甄乾失心疯的情况下,接受一些后世的知识,自己还能有什么苛求的。
甄三将甄乾疯狂的想法,一件件变成了疯狂的现实,修建天文台是为了完善星图,但是在其他人心里却又是另外的想法,只不过甄乾和甄三都懒得去想罢了。
其实甄三最疯狂的想法莫过于修建水库了,五峰列岛多山,甄三利用地形的优势将雨季的水存起来,然后修建水渠,将山上的水引到山下,利用山势的落差驱动大型水车,带动巨型机械进行水力锻造加工等工作,完全颠覆了很多人的世界观。
当甄三将工程模型拿出来的时候,光是围山形成的湖泊就让很多人掉了满地的眼珠子,被人当成了异想天开的狂妄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