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军队改革

吕方接了吩咐,便下去安排工作了。袁熙这套领导班子,渐渐也开始运转顺滑了。只是总觉得缺了一些关键角色。

他转向一边观看的田畴,道:“田先生,你觉得我昨天关于参谋部的想法怎么样?”

将军队搞定了,袁熙便打算将后世的参谋制度给借用过来,用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这时候的打仗,完全是靠个人,每个将军带领一支部队,打到哪里算哪里,带兵的人厉害,兵就厉害,带兵的人弱,兵就弱。正因为曹操那边优秀的将领多,这才能经常打胜仗。袁熙这边没什么将才,便得依靠计划和集体智慧,减少犯错几率。

田畴虽然不通军事,但做事筹谋有度,是适合做参谋的料。德国人说,有头脑又勤奋,就可以做参谋长。田畴正好两者都有。

田畴晃了晃大脑袋道:“你说的,我回去仔细思考了一下。虽然也有可取之处,却无法适用。其一,所谓的参谋部需要了解战场上每一个细节,方才能制定方案,这就需要临前线实地考察,但真正作战的时候,恐怕没有多少时间。最了解实际情况的,还是那些一线将军。其二,就算你有了命令,若要下达下去,仍然有可能滞后,导致贻误战机。前敌将领虽然没有那么细密的考虑,但却能第一时间下决定。要知道,战机一瞬即逝,如果要等参谋部下达命令,那就晚了。”

袁熙头痛起来,他说的这两个问题,正是古今外部条件不同。现代部队有无线电通讯,能够实时指挥军队,将决策智慧集中起来,就像是大脑连接身体,有效而直接。但古代得靠传令兵,通讯不便,一来一回,容易贻误战机。参谋部起到的作用就小了很多,很多时候就是闭上眼睛打仗,乱打一团。

“呃……这个我再想一下,回头再完善一下。”

田畴道:“与其想这个问题,不如想想如何提高将领的见识。”

袁熙眼前一亮,道:“关于这个我也想过,带兵将领是一支军队的大脑。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就得多总结多学习战例。我已经让吕方将古今战争案例整理出来,接下来会将将官集中起来讲解。另外,每场战斗结束,每个人都要总结得失,传示全军,以供学习。”

田畴想了想,道:“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袁熙滔滔不绝道:“还得总结几条原则,单兵作战,小团队作战,大兵团作战,什么时候守,什么时候追,什么时候强攻,什么时候突围,都要有细则,编写成册,供连以上军官学习。最好还有几条口诀,能够让全军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