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面无表情道:“二公子吩咐下来的事情,我们只要照着办就行。他说,如果有人比他到得晚的,这县令就别做了。”
张汤松了一口气,幸亏自己老巢就在这里,不用像其他县令那样来回奔波。他连忙道:“这简单,我让人去通知便是。若是走驿道,倒也很快就能通知到。”
“第二件事是一份求贤令,今日便张贴出去。”
“求贤令?”
张汤和韩衍又是一声惊呼,互相看了一眼。
等到陆大离开,张汤还是半天没有缓过劲来。手里捏着那份竹简,呐呐无言。
韩衍道:“词句有些粗浅,不过事情说得很清楚。这份求贤令,虽然比不得秦孝公的言真辞切,倒也言简意赅。之前咱们还担心他是位纨绔子弟,没有作为。现在看来,这位刺史大人倒也不是那种无事生非的人,看他这份求贤若渴,倒也是想着要做一番大事……为何大人还一脸忧色?”
张汤皱起眉头道:“这位袁二公子还是太年轻,欠考虑。你看,刚刚上任,别人都不了解他是什么人,怎么可能求得到贤呢?真正的大才,只会默默观望。凭他一个袁氏的身份,籍籍无名,怎么能招揽到什么大才?”
韩衍微微点点头,道:“这倒也是。”
张汤道:“何况,若是招不到贤才也就罢了,不过是惹人笑话而已,最多咱们幽州父老颜面扫地。若是招到了人,我们两位做父母官的可就失职了。试问,既然有贤才,为何不是由我们来推举,而是由二公子亲自去招揽呢?”
韩衍叹了口气道:“大人想得倒是很周到。不过,刚刚那位特使也说了,这位袁二公子吩咐下来的,只管底下人去做,恐怕也听不见你的意见。这可怎么是好呢?”
张汤道:“我有个办法。只要咱们将求贤令贴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那么既不惹人关注,也不至于丢面子。到时候没人看到,自然就没人应征,而咱们也可以推说确实是没有人才,也躲过了有贤不举之过。”
韩衍一皱眉,道:“这样恐怕不大好吧,刚刚那人也说了,这位二公子交代下来的事,可得不折不扣完成。如此敷衍,若是被发现,岂不是……”
张汤道:“岂不是什么?放心,贤弟。我可是完全照着他吩咐去做的,只是选的地方不同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他定不会发觉。”
说罢,他便叫来了一个衙役。